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 二 )


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在人们眼中,三七、五七、百日,时间相隔不长,并且一年内能解决祭拜的事,反而拖到了第二年 。因此,会认为第二年家中还会出现“亡人”,会再次出现丧事 。所以很多时候,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人们宁愿三七、五七、百日一起祭拜掉,也不愿拖到第二年!因此,这“一人不上两年坟”也就成了人们的忌讳!
另外,民间上坟祭祖的节日还有很多,如三月初三上巳节、四月四号左右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四的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以及春节 。
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上巳节这天,人们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 。在《后汉书》中曾这样描述活动:“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 。如陶思炎指出,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 。另相传,三月三还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
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另外清明节还有“清明不插柳,来世变黄狗”的说法 。我们都知道,柳树的生长能力十分强大,随便一插都能成活,要不然也不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了!而在清明节祭祖这天插柳,代表的是重生的意思 。这和晋国名士介子推有关联,相传介子推在柳树下被烧死,晋文公祭拜之时,被烧死的柳树“复生”了 。所以清明插柳,是后人对已逝祖先的美好期盼之意 。
五七坟的讲究 上五七坟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个注重精神传承的民族,上坟祭祖,不仅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可谓是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之一 。其实在作者看来,任何时候祭拜活动都不晚,人们祭祖的目就是为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民间有句话说的好叫做“有心拜端午,六月不为迟” 。祭祖也是同样的道理,何时祭祖都可以,只要有心!不怕时候早晚!怕就怕那些数典忘祖之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