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王红斌 / 冉浩
副标题: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
出版年: 2021-11
推荐语:作者古尔森是一位研究熊蜂的昆虫学家 , 为了寻找一些罕见的熊蜂种类 , 调查当地蜂类的状况 , 找到造成目前熊蜂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原因 , 他去往世界各地寻蜂 , 全书的八个章节 , 即是八个截然不同的生境的寻蜂故事 。 在旅途中有颇多令人意外的发现 , 也让作为读者的我获得了很多全新的认知 。 比如说军事训练区、工业的废弃用地 , 都能意外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保护区 。 对一片荒野的“再野化”粗放管理 , 环境可能好于精细化管理的保护区 。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 影响着波兰农场的生产方式和当地的熊蜂种群……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不同的物种 , 如何保护蜂群 , 人类还需要做太多的改变和探索 。
文章图片
5、《鲸之殇》
作者: 法利·莫厄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高建国 / 李云涛
出版年: 2021-6
推荐语:作者在书的起始对于纽芬兰岛渔民生活的刻画非常出彩 , 像文字版的纪录片 , 充满了对海洋的情怀和对工业化生活的困惑 。 当地的渔民曾经在寒带严酷的天气打渔为生 , 构成相互连接又自给自足的大家庭 , 而后一切都被加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打破 , 捕鲸行业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 , 杀戮鲸的效率越来越高 , 给这一族群带来了致命打击 。 《鲸之殇》原书名直译是一头被杀戮的鲸 , 在当时一只搁浅的母鲸被众人打伤取乐 , 后来又因为利益得到关注 , 非常讽刺 , 作者也因此发出悲鸣和控诉 。 这本书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 , 在当时颇具远见和时代意义 , 披露了尖锐的环境问题 , 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 , 现今这种捕杀依然存在 。 人类该如何和这些海洋巨兽和平共处 , 是当下要思考的问题 。
文章图片
6、《众神的植物》
作者: [美]理查德·伊文斯·舒尔兹 / [瑞士]艾伯特·霍夫曼 / [德]克里斯汀·拉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神圣、具疗效和致幻力量的植物
译者: 金恒镳
出版年: 2021-9
推荐语: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属植物学、民族植物学和人类学、生化学的大牛 , 众神的植物实际上指的是致幻植物(含致幻真菌 , 虽然它们不属于植物 , 书里一并写了) , 它渗透在地球上各个民族、部落里 , 由专业的科学家取材把这部分整理出来 , 神秘又惊悚 。 除了科普致幻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各地区的习俗和用法 , 书里还配有大量服用致幻植物的人的照片 , 以及很多在致幻状态下的艺术创作 。 这些现场记录非常难得 , 很多属于民族植物学领域珍贵的史料 。 了解致幻植物对我来说最大的科普就是不碰不尝试任何致幻植物 。 我对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 , 唯独对致幻植物没有任何好奇想要体验的念头 。 书里也做了警示提醒 , 这本书只是科普 , 服用其中的植物可能会引发危险 。
文章图片
7、《寻找森林之子》
作者: [日]井田彻治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灵长类的危机和未来
译者: 杨莎
出版年: 2021-3-1
推荐语:灵长类人物是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族群 , 然而 , 全球700余种灵长类动物有60%濒危 , 有些种类已经极度濒危 。 灵长类动物的现存情况如何?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这些灵长类动物呢?面对这些议题 , 本书作者日本共同通讯社采访人员井田彻治 , 在十年间多次走访非洲、中南美洲与东南亚的濒危灵长类栖息地 , 去调查和记录这些动物的生存情况和保护工作 。 在这些地区 , 作者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事实:灵长类生活的森林因为采矿、种植经济作物被肆意开发破坏;非法走私和盗猎依然猖獗 , 灵长动物在原产地都面临食物短缺时被作为“丛林肉”的命运;与人类相近的猩猩也会感染埃博拉病毒互相传染身亡……书中还提到了一些致力于保护灵长类动物的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 , 他们所做的工作让人看到了拯救灵长类动物的微光 。 这些灵长类的命运攥在人类的手中 , 正如红猩猩研究者高迪卡斯所说:“拯救我们最为亲近的物种 , 守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 , 将会成为人类自救的第一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