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历史文化 南澳大桥风水( 二 )


锯死凤母、凤仔后,红毛地理师意识到南澳是块宝地,估计还有其它圣迹在庇佑着它,故四处侦察 。
终于发现海岛东部滨海偏僻的金高椅山,有一口奇特的金毛蟹洞 。那洞很狭小,仅有碗口大,生在一块临海的大石中间,深不可测,直通大海 。
潮涨洞水涨,潮退洞水退 。洞里生长着一只珍贵无比的金毛蟹 。红毛寻踪至此,用鱼饵钓,但老是钓不起 。继而用金虾去钓,仍钓不起 。
最后,用金雨溜鱼去钓,才钓起来 。这样,东部地理也被红毛破坏了 。那个金毛蟹洞,自那以后水无通海,至今尚存 。
红毛大败南澳地理的诡计,虽然暂时得逞了,但他们自此也不得安宁 。红毛在长山尾所建的房子,不知何故,常倒塌 。从凤屿至长山尾港海面,也一反常态,变为长时间浊浪排空,怒涛翻涌,货轮多被撞坏 。
红毛深感不祥,无可奈何,撤销了建埠计划,灰溜溜地卷起铺盖,走了 。自此,南澳风水才逐渐复为宝地 。

南澳岛历史文化 南澳大桥风水

文章插图

起义之圣地猎峙
猎屿,位于南澳岛深澳镇北面近海,在吴平寨、忠魂墓西侧附近 。其形状像一条牛腿,故原名称“牛腿屿” 。
此屿是郑成功定盟复明之处,有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猎屿铳城、明朝南澳副总兵黎国炳所撰碑记、清澳镇邓万林所书石刻大字,堪称名屿 。
相传古时一位官员来南澳岛,他懂风水,见该屿壮丽险峻,如天然堡垒护卫深澳,但其南侧有深澳镇巍峨的金山貌似虎,它恰好位于山下近海,酷似虎食牛腿;同时,其附近东北面有形似老虎浮海之虎屿,牛腿同样是其食物 。
这位官员恐有大事发生,便改“牛腿屿”为“猎屿”,意在虎口打猎,方能化险为夷 。
明嘉靖四十四年,戚军不等广东兵到,先抵南澳,戚用渔舟载石沉塞港口,又派兵船环列烈屿、宰猪、大沙等澳,把南澳岛封锁起来 。
郑成功会文武群臣于烈屿,设高皇帝神位,定盟恢复,仍改明年丁亥为隆武三年,移于南澳勤王者远近至,军声颇振 。
在郑成功到猎屿定盟复明之前24年,屿上就由澳镇黎国炳修筑了上下座铳城,为郑军驻扎、防守提供了有利条件 。
当年城刚筑成,荷夷趁侵占料罗(金门岛海湾)之胜,以三舰直逼南澳而来,见铳城烽火连天,返泊青屿,眈眈三日,不敢犯境而退 。在大部分已毁的铳城下座石壁上,至今仍保留着“海阔心雄”四大行书,是光绪丁亥夏,镇南澳使者邓万林所书 。
南澳岛历史文化 南澳大桥风水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