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间的Z世代 , 正逐渐步入大学或开启职场生涯 。 随着消费实力的不断增强 , 他们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生力军 。 面对2022年 , 这个新兴的年轻消费群体有自己的心愿和计划 。
“2021年‘双11’我买了洗碗机 , 计划2022年买一个拖地机器人 , 最好带有自动清洁功能 , 这样就能彻底解放双手了 。 ”26岁的广州女生曹阳已经工作两年 , 工作繁忙的她买了不少“懒人家务神器” , “我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 , 下了班只想好好休息 , 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 ”
越来越多Z世代步入职场 , 他们不愿意在繁琐的家务中投入过多时间 , 同时希望体验舒适、高品质的生活 , 对智能家电产品的需求较高 , 也带动了电动牙刷、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自动炒菜机等产品的推陈出新 。
Z世代对便捷度和高品质的双重需求还催生出一批“内外兼修”的速食产品 , 如速食煲仔饭、自热火锅、冷萃咖啡液等 。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 , 我除了答辩还要找工作 , 忙起来连点外卖的时间都没有 。 还好现在速食产品丰富 , 我准备趁打折时多囤一些 。 ”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北京小伙儿杨澍认为 , 忙碌的生活不等于凑合 , 安然地享受一杯咖啡、从容地吃好一顿饭同样重要 。
Z世代信息获取多样 , 兴趣爱好广泛 。 从一日三餐、生活琐碎中解放出来后 , 他们选择将时间投入到多元的爱好中 , 多位采访对象表示 , 2022年计划在兴趣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 。
曹阳喜欢跳舞 , 每周上两次舞蹈课 。 尽管一次课100多元的价格对她而言并不便宜 , 但她仍然坚持了一整年 。 “舞蹈课我会一直上下去 , 辛苦挣钱不就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嘛 。 ”曹阳说 , “最近有朋友给我‘种草’了可以在家跳舞的游戏机 , 一台2000多元 , 我也准备入手 。 ”
杨澍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 , 热爱音乐的他这些年在乐器、录歌上投入了不少钱 。 “如果要录歌的话 , 光是买设备就要几千块钱 , 音乐制作要用到的Cubase等软件也得单独花钱买 。 我的奖学金几乎全部用在音乐上了 , 但我觉得很值得 。 ”杨澍说 。
平时 , 杨澍还喜欢看动漫 , 为了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 他特地购买了视频APP会员 。 “会员不仅可以超前看 , 还能享受杜比音效和1080P画质 , 我应该会一直续购下去 。 对我来说 , 视频不仅要内容好看 , 音效、画质等体验感也要够好 。 ”
体验感 , 是Z世代消费的核心需求之一 。 他们追求“沉浸式”“共情式”的消费体验 , 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 , 这使得剧本杀、密室逃脱、互动式喜剧等成为消费新热点 , 也让射箭、蹦床、冲浪等运动型体验项目消费量快速增长 。
“我几乎每周都会和同学们一起玩剧本杀 , 新开的密室逃脱也会第一时间去‘打卡’ , 去年七夕还给朋友买了‘孤寡青蛙’服务 。 只要是新奇的、有意思的项目 , 我都愿意买单 。 ”在长沙读大一的周杨表示 , 自己会基于兴趣和好奇心去消费 , 比起商品的实用价值 , 更重视商品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和情绪价值 。 “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 , 我大部分零花钱都用在了兴趣爱好上 。 我喜欢旅游 , 现在正努力攒钱 , 争取这个寒假去一趟海南 , 暑假去云南和西藏 , 体验不同的民俗风情 。 ”
作为数字世界的原住民 , Z世代物质生活相对丰富 , 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购买电子产品 。 2021年9月入学时 , 周杨用打工和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最新款的电脑和手机 。 “我和室友们都是‘数码控’ , 寝室里有降噪耳机、VR眼镜、单反相机等 , 平时我们也会一起研究新产品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