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约兑现! 恒大扶贫带来几多启示?( 三 )

在中国 , 慈善事业历来知易行难 , 明星或企业参与慈善更是往往遭遇“虎头蛇尾”的尴尬 。 前期一派高调 , 后期一地鸡毛 , 再常见不过 。 捐助者往往能“载誉而归” , 声名与利益双双而至 , 而受助者却依旧深陷困境 , 社会并未因此而真正受益 。 这种伪慈善和慈善秀 , 不仅对公益慈善事业伤害颇深 , 而且也让社会信任机制付出惨重代价 。

所以 , 从一开始 , 恒大就决心走出另一条路 。 先是立下1096天的三年之约 , 接着前后投入110亿元真金白银 , 同时派出高达2108人的专业扶贫团队 , 随后在实践中探索出政企合作、包县扶贫的全新模式 , 并以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和保障扶贫作为一揽子的长效机制 , “不脱贫 , 不收兵”的口号更是响彻乌蒙山区 。

值得一提的是 , 恒大率先探路的“政企合作”扶贫模式 , 正在为广大民营企业所效仿 。 这一模式 , 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联合 , 既能发挥政府在统筹组织方面的能力 , 又能充分施展企业在经营管理、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 不失为多赢之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