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故事简短20字 冬至有什么来历?



冬至的来历故事简短20字 冬至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被视为是冬季的一个大节日 。
【冬至的来历故事简短20字 冬至有什么来历?】冬至这天虽然太阳很低、白昼很短,但是却不是最冷的一天 。实际上,由于地表此时尚有“积热”,冬至的时候通常不会很冷,而真正的严寒,是自冬至之后才有,民间也由此时开始计算“数九寒天” 。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一天 。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的一个节气,定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冬至是相当重视的 。民间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传统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意思是人们认为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因此需要庆贺 。《晋书》上也说: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由此可说明古代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
而冬至过节乃是起源于汉朝,在唐宋达到鼎盛,并沿袭至今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乃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被称之为“贺冬”,并且要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指的是冬至这天朝堂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而唐宋时期,冬至也是祭天祭祖的日子 。皇帝要在这一天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在家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也还有一些地方保留了这样的传统 。
相比于这些史料记载的文献,还有一种传说是来源于上古帝皇——黄帝和尧帝 。《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一大臣向汉武帝进言:“皇帝得宝鼎神筴,是岁乙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于是皇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 。”这个记载表明黄帝时就把冬至作为岁首,乘坐朔旦 。但《史记·黄帝本纪》中对此并无记载,因此也就无从考证 。另一种说法是尧帝曾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 。《尚书尧典虞书》记载:“(尧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书》成书时间距离尧帝时期更近,文献可信度相对较高,所载史料或更贴近史实 。
冬至一过,冬季的寒冷便会如约而至,在此,李家灶屋敬告各位网友注意防寒保暖,温暖的度过这个冬季 。
顺祝:冬至快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