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

文章插图

大家好,这是“七夕”专题的第五期,其实在给大家推荐分享这些经典诗词的时候,我都会有意的避开一些大家名作,确实是应该自己的理解粗浅,这些大家名作被很多的专家都解读赏析过,怕自己班门弄斧,不过今天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分享一下宋代苏轼的一首词,依然是一些粗鄙看法 。
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

文章插图

【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不过我们向来不谈人,只谈诗词 。
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

文章插图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赏析:
这首词与之前推荐四篇不同,作者虽然是在七夕作了这首词,表达的却不是那种哀怨或者是忧伤 。
鹊桥仙七夕苏轼隶书 苏轼《鹊桥仙·七夕》

文章插图

这是一道别友人,鼓励友人的词,全词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在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