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很多家长都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这两天,知乎上这个问题引来了3000多万网友的围观 。
获得最高赞的网友,是这样“控诉”家长的:
每次关心妈妈都会被骂,是真的骂,还会扯到其他地方骂!
比如,妈妈腿摔断了,他问“要不要去看医生?”
妈妈却骂他:
“你就不知道心疼父母,就知道乱花钱……”

文章插图
当他吓得不敢再关心时,妈妈竟然边哭边骂:
“我怎么命这么苦,自己的娃都不知道关心我!”
不管怎么做,这个孩子总是会被妈妈责骂和数落!
漫画家几米说:
“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
有调查显示:
40%的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
父母的话,可以燃起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也能将孩子彻底推向痛苦的深渊 。
尤其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往往伤孩子最深,却不自知 。
而这些话,正暴露了你,属于哪一类家长……

文章插图
01
唠叨型父母
口头禅一:“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暑假里,孩子玩手机,打游戏,是父母们最头疼的问题 。
父母想孩子能安静地写作业,看书,偏偏孩子明里暗里地玩电子产品 。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不停地碎碎念: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这种话说多了,孩子只会觉得厌烦,一点也听不进去,甚至还会产生逆反情绪 。

文章插图
同样的情况,孙俪的做法堪称教科书式育儿,让人赞叹不已 。
孙俪和等等约定好,周一到周五不能玩电子游戏 。
等等偷玩游戏后,自知破坏了原先的规定,诚实地向妈妈认错 。
孙俪不仅没有惩罚,还额外奖励了等等再玩20分钟 。

文章插图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禁果效应,指的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
简单地来说,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 。
孩子玩手机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吼骂去暴力压制,只会适得其反 。
而像孙俪这样的父母,既懂得尊重孩子爱玩的需求,又巧妙地立好规矩,被好好引导的孩子自然不会再轻易沉溺手机 。
02
恐吓型父母
口头禅二:“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带6岁孩子坐公交车时,嫌孩子太吵不听话,自己一个人下了车,把孩子留在了车上 。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被妈妈“丢弃”的孩子吓坏了,幸亏有一个好心的乘客把他领到了司机身旁 。
后来司机好不容易找到妈妈后,妈妈的解释冠冕堂皇:
“他把我吵得没办法!我是为了让他知错,才不理他的!”
- 玉兰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玉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 做什么才能生孩子 女人生孩子过程分析
- 地米菜的功效与作用 地菜的功效和作用
- 养生与美容 女人美容养生之道
- 绿豆的功效与作用减肥 绿豆的功效与作用
- 带蕙的女孩子名字 女孩带蕙的名字哪些好
- 西洋参和枸杞泡水喝「功效与作用」
- 长萼鸡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鸡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 什么情况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 剑锋金命与什么命结合最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