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说 , 自己是一名脑血管病复诊病人 , 他在入院后完成挂号后即在候诊区等待 , 这期间他还通过在微信号上找到AI智能预问诊 , AI健康助手小爱向他问了一系列问题 , 包括“您这次复诊的疾病是什么”、“上次就诊后的病情如何”、“这次就诊的目的是什么”等 , 陈先生在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后 , 一份电子病历表自动生成 , 等他进入诊室后 , 医生可自动调阅查看 , 对患者疾病及就诊需求一目了然 。
上述这些仅仅是瑞金医院在推进数字化医疗转型过程中“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 。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 , 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停车、预约挂号、问诊、付费等各就诊环节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 , 上海市412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数字化转型工作 , 涵盖市级医院36家、区属医院376家 , 已提前2个月完成全面决胜本市数字化转型任务目标 , “便捷就医服务”七大应用场景建设已初步显效 。
当前 ,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号源排班全部控制在60分钟以内 , 瑞金医院等一批试点医院 , 预约时段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为避免重复检验检查 ,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以直接调取患者在市内其他一些医院的检查报告 。 来自上海市卫健委数据统计显示 , 目前已完成各区卫生健康委与所有市级医院之间跨区跨层级的互联互通互认 , 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入率均为100% , 市级医院互认率达96.5% , 区级医院互认率达94% 。
值得一提的是 , 上海那些具备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 , 目前都已实现核酸检测线上医保支付功能建设 。 全市也已经完成急诊120专用设备调试与部署 , 并与120急诊急救平台实时数据对接 , 这意味着急救患者实现了“上车即入院” 。
“便捷就医服务”的应用场景 , 仍在不断拓展和优化 。 在上海瑞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里 , 周边的思南公馆、日月光商场等已经可以加入车位预约平台 , 另一个新的应用场景——床旁一体化 , 患者在床上用手机点餐已经实现 , 完成住院结算、预定陪护服务正在开发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