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芎的生长环境
川芎喜欢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 , 但培育阶段和贮藏期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 , 生长期为280~290天 ,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 。
二、川芎的繁殖方法

文章插图
川芎用茎节作种 , 每年地上枯萎后挖出川芎 , 把根上面的茎节切下来 , 每节有1~2个芽 , 每公顷用种量约2250千克左右 , 下面大的根茎加工成商品 。将种苗窖藏第二年惊蛰前种植 , 条栽沟深12~16厘米 , 株行距20~25*35厘米左右 , 每穴放置1~2块苗 , 芽尖向上 , 覆盖细土6厘米 , 底肥每公顷15000~22500千克 。
三、川芎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栽培川芎应选择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 过沙的冷沙土和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不宜栽种 。种植前除去杂草 , 把草烧成炭做肥料 , 翻地后整细整平 。根据地形和排水条件 , 宽度为1.6~1.8米的畦 。
2、适时栽植:8月上中旬左右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3×20厘米开沟栽培 , 沟深2~3厘米 。同时 , 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一行苓子 , 以备补苗 。苓子须浅栽 , 平放沟内 , 芽向上栽正压入土中 。使其既与土壤接触 , 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 。
【种植每亩川芎产量 川芎高产种植技术】3、中耕除草:川芎栽培后 , 用筛细的堆肥和土粪覆盖苓子 , 栽培后半个月左右齐苗后揭去盖草 , 每隔20天左右中耕除草一次 。缺苗的地方结合中耕进行补苗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 , 并且在根茎周围培土 , 以保护根茎越冬 。
4、合理追肥:川芎栽培后2个月内集中追肥3次 , 每20天一次 , 最后一次要求在霜降前施用 。每亩施肥量为农家肥1.2吨、油饼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春季茎叶快速生长时再追肥一次 , 施肥量同前 。
5、适时采收:栽培后第二年5月下旬采摘最合适 。过早挖 , 地下根茎尚未充分成熟 , 产量低 。过迟挖 , 根茎已熟透地下容易腐烂 。采挖宜选晴天 , 挖出全株 , 磕去根茎上的泥土 , 去除茎叶 , 用微火炕烤后 , 放入竹笼里抖动 , 去除泥土和须根 。
四、川芎的病虫防治
1、叶枯病:多发于5~7月 , 发病时叶部产生褐色、不规则斑点 , 然后蔓延到全叶 , 致使全株叶片枯死 。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 , 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 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 。每10天1次 , 连续3~4次 。
2、白粉病:6月下旬开始至7月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 , 先从下部叶发病 , 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灰白色的白粉 , 后逐渐向上蔓延 , 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 , 严重时使茎叶变黄枯死 。收获后清理田园 , 集中烧毁残株病叶 。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 , 或50%托布律1000倍液喷洒 , 每10天喷洒1次 , 连续喷洒2~3次 。
3、腐烂病:发病根茎内部腐烂为黄褐色 , 呈水游状 , 有特殊臭味 , 成软腐状 , 生长期受害后 , 地面部分叶片逐渐变黄脱落 。发生后立即拔除病株 , 集中烧毁 , 防止蔓延 。注意排水 , 尤其是雨季 , 雨水过多 , 排水不良 , 发病严重 。在接近收获和选种时 , 剔除有病的“抚芎”和已腐烂的“苓子” 。
- 马鞭草的生长环境 马鞭草的种植方法
- 种什么桃子商品价值高 种植前景好的桃子品种
- 荞麦适合在什么地方种植 荞麦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 树莓种植技术规程 树莓种植技术
- 玫瑰老桩种植方法和时间 玫瑰老桩种植方法
- 白芍的种植与生长条件 白芍种植技术
- 2018种植绿豆赚钱吗
- 赤芍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 赤芍的种植技术
- 春菠菜种植时间 春菠菜的种植要点
- 适合吉林种植的玉米品种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