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塘什么形状好 风水塘是什么意思( 二 )


推开大木门 , 迎面就是一对红漆花纹屏风门 , 两侧是花岗岩石础为底座的圆木柱 。让村民颇为自豪的是 , 祠堂内所有柱础还多出一圈雕有花纹的“腰鼓” 。对此 , 尚杰分析 , 将圆木柱脚以腰鼓形式加以装饰 , 延伸了柱础的范围 , 在广东地区的祠堂建筑实属罕见 , “可能是出于保护考虑 , 也有可能是加强装饰 , 彰显建筑规格 。”
据了解 , 任氏祖祠总面阔12.6米 , 总进深51.9米 , 面积653.9平方米 , 建造规模在花都地区的祠堂中数一数二 , 于2005年列入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 2017年1月公布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
记者发现 , 两层砖木结构的后楼十分高大 , 依稀能看到高墙上挂有的“宗贤阁”木牌 , 后楼一楼正中则摆放着任不齐像 。谁是任不齐?据族人任广荣搜集《南朝乐安谱》《清朝兆麟辑本》等整理出的水口村繁衍世代简明表 , 任不齐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 , 也是中国任姓族人公认的任氏始祖 。
沿着木楼梯登上阁楼 , 推开木门 , 水口村的风景尽收眼底 , 风水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巴江河从祠堂左侧蜿蜒前行 , 而右侧可看见水口村淳朴的村容村貌 。
关于后楼建造的起因 , 村民多有猜测但未有定论 。对此 , 尚杰分析称 , 中国传统祠堂建筑的建造形式为每进地势递高 , 有些祠堂的后楼用作教学 , 而任氏祖祠的两层砖木结构后楼在花都地区较为少见 , 有可能是出于彰显身份等级的考虑 。
村民记忆里的祖祠
在宗族血缘关系紧密的水口村 , 任氏祖祠还是联结人生各阶段的文化符号 。村民任国安出生于1926年 , 他告诉记者 , 20世纪30年代 , 祖祠旁的房屋为凤龄书室 , 是村孩读书的地方 , 而祖祠则是嬉戏的去处 。后来日军侵华 , 授课中断 , 逾百年历史的凤龄书室也因年久失修倒塌 , 但祖祠屹立不倒 , 陪伴村里一辈辈人长大、成家立室 。
礼耕家塾:
封檐板上雕木螃蟹
寓意后人科举中甲
在村民的带领下 , 走过蜿蜒曲折的村路 , 记者来到位于位于大围燕翼三巷12号旁的礼耕家塾 。从村落布局上看 , 相比起其他位于“凤头”“凤身”的祠堂建筑 , 居于“凤翼”的礼耕家塾显得有些隐蔽 , 且门前没有宽阔的地坪和水塘 。
据了解 , 礼耕家塾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 , 面阔三间 , 深两进 , 头门为凹肚式 , 建有灰塑吉祥纹样博古脊 , 木雕封檐板纹样精美 , 整体建筑风格为岭南传统式 , 属于典型的广府家塾 , 2018年入选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单 。
尚杰介绍 , 之所以说礼耕家塾为典型的广府家塾样式 , 是因其侧墙是风火山墙硬山顶 , 墙壁全由青砖砌成 , 不含泥砖或石块;屋面由灰沙碌筒瓦和瓦当砌建 , 瓦当上“寿”字在中 , “金玉满堂”字样围绕周围 , 瓦片之上还有仿博古纹的小平脊;屋内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体系;封檐板雕工精美 。
“封檐板上的木雕包括人物花草和飞禽走兽 , 每一样都有独特含义 。如蝴蝶、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枝头的鸟雀代表考取功名 , 喜上眉梢;而螃蟹有壳 , ‘壳’通‘甲’ , 寓意在古代科举殿试中考取三甲 。”尚杰指出 , 第二进的封檐板被处理成镂空的通间雀替比较特别 , 上面雕有带翅膀的福鼠 , 福鼠口衔木环 , 象征吉祥富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