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赖村图 宁都赖村镇宋氏


宁都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大量的汉民南迁,带来了中原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同时宁都也是江西省宗教大县,其宗教文化以儒、释、道为主,宗教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佛教自西晋由僧青莲传入宁都并在莲花山创建青莲寺后,信徒众多,据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记载,宁都寺庙有400余处 。另外,宁都的道教可从张丽英在金精山修道成仙的传说中窥见其端倪,但至迟到北宋张君房修《云笈七签》,将金精山列为全国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五福地,现已有庙宇宫观80多处 。
那么,你知道宁都十大古寺庙吗?
【青莲古刹】 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西侧20公里的莲花山,原名青莲寺,僧青莲(河南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创建于莲花山大窝里,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在僧道正主持下,青莲寺由大窝里迁至现址,后改名青莲禅寺 。本寺无际大师(法名觉悟)曾受明英宗器重,于正统六年下旨召见,敕对“万寿禅师”,并赐半副銮驾 。据查,莲花山青莲寺比庐山东林寺创建时间还早118年,是江西省内有据可查的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 。现任方丈是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赣州市佛教协会会长释证通 。

宁都赖村图 宁都赖村镇宋氏

文章插图
莲花山青莲寺古树及古建筑
【永宁寺】 位于宁都县城南水口塔旁,始名“永凝寺”,与水口塔同时始建于明万历壬辰年间(公元1592年),由黄村郭唐贤捐田八十亩护持,清改名“塔下寺”,后称永宁寺,现任方丈释证通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蔡诚宇重修 。2010年荣获“首届全国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 。水口塔由知县莫应奎倡建,知府黄克缵、署县推官韩子祈捐俸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塔顶被飓风折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顾鉴于维修 。该塔结构严谨,造型别致,是楼阁式砖塔的优秀代表之一,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

宁都赖村图 宁都赖村镇宋氏

文章插图
永宁寺
【海莲寺】 位于县城繁华路段长庚门,始建于元朝元贞二年丙申(公元1296年),原名“海莲庵”,也是黄陂廖姓赴宁都赶考的驻地 。民国二十六年改为今名“海莲寺” 。时任国家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先生亲笔题写寺名“海莲寺”(匾今存寺内) 。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印慈担任海莲寺住持 。

宁都赖村图 宁都赖村镇宋氏

文章插图
海莲寺
【青龙岩甘露寺】 位于国家森林公园宁都县翠微峰北端的青龙岩,为宁都禅宗的曹洞派祖庭之一 。该寺高僧辈出,有大洲、道贤、斯见、斯如、斯松、济广、德森、彰荣、海云、仁善等法师

宁都赖村图 宁都赖村镇宋氏

文章插图
青龙岩甘露寺
【金精洞碧虚观】 始建于西汉初年,位于城西北五公里处的金精洞,是宁都县境内历史最长的道观 。秦末汉初以来,金精山就是道家修炼场所,民女张丽英得异人传授,在山中修炼,为民除害、为民解除病痛、施医施药、造福十方,乡民为纪念她在金精洞建祠,以香火供养,特别是每逢大旱之年,求雨必验,宋微宗皇帝闻后,便赐封张丽英为“灵泉普应真人”,并亲书金体字匾额挂于洞内御书阁,从此金精山名闻天下,据古书《事林广记》记载、《道藏》所录,曾被道家列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 。北宋皇佑年间的摩崖石刻竖写“金精福地”仍清晰可见 。现金精洞口依山傍崖建有碧虚宫、大罗宝殿等道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