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拨鼠的焦灼争执中 , 一度和“啊——”深度绑定的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发出太多声音 , 仅凭借三双小短手就让观众们为之疯狂 。 不过这也给予了网友们发挥的空间 , 猜测它们吵架原因的同时 , 擅长配音的人干脆自己动手二创 , 来赋予这段剧情不同的意义 。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 , 土拨鼠彻底化身语言大师 , 从东北话到客家话 , 河南话到闽南语 , 乃至外语 , 任何语言吵架都能与这段视频完美契合 。

文章图片
图7/20
而在主题方面 , 从JOJO、GTA , 再到京剧昆曲版本 , 各种形式主题的吵架 , 三只土拨鼠都完美驾驭 , 和最近同样火的“水母迷因”系列相比 , 土拨鼠们似乎在创作题材的广度上还略胜一筹 。
其实早在这个视频走红之前 , 土拨鼠劝架行为就已经被不少人观察到了 。 翻开过往的视频 , 你还会发现有人曾给这种网红生物总结了一句话:“众所周知 , 土拨鼠打架必有一只来劝架” 。

文章图片
图8/20
不难发现 , 土拨鼠所谓的“劝架行为”并非偶然发生的 , 但能在互联网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 那大概只能解释为意外了 。
在围观和调侃之余 , 人们对这种标准的“土肥圆”外形 , 配合典型的“看起来不怎么聪明”气质的动物产生了质疑:土拨鼠之间 , 真的能产生劝架的情节吗?
2
这还要从辨认土拨鼠开始说起 。
虽然土拨鼠成为网红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 但在大部分人认知中 , 土拨鼠的具体形象其实是模糊的——原因很简单 , 时至今日人们对土拨鼠的定义也比较模糊 。
拿通常大众认知中被称为“土拨鼠”的生物来作为答案来举例:我们口头上称呼的“土拨鼠” , 涵盖了长得颇为相似的草原犬鼠和旱獭 , 他们都是松鼠科 , 但分属两个不同的属 。

文章图片
图9/20
而大家最常见的土拨鼠一般指的都是旱獭 , 另有多个种类 。 例如劝架视频中的土拨鼠 , 从头顶的三角形黑色皮毛可以判断为喜马拉雅旱獭 。 而那个尖叫meme中的土拨鼠 , 则是广泛分布在北美林地和田野的美洲旱獭 。

文章图片
图10/20
土拨鼠中大部分种类喜欢在洞穴里群居 , 热衷于社交 , 通常喜欢以互相喂食、玩耍、整理毛发、亲吻等方式来互动 。
不过某些种类的土拨鼠社交和打架时的行为表现差异并不大 , 像是劝架视频中的喜马拉雅旱獭 , 作为生性温顺的啮齿动物 , 它们打起架来的样子就和视频里一样喜感 。

文章图片
图11/20
【土拨鼠:住手,你们不要再打了!】至于看起来像“劝架”的行为 , 大概率只是劝架的那只土拨鼠也想打架罢了 。
“尖叫大师”美洲旱獭则不太一样了 , 它的尖叫声也不是因为崩溃 , 而是用来示警的 。 如果直接动手 , 好斗的美洲旱獭则不怎么斯文 。 对于这件事 , 和它长期共处的美国人很有发言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