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 二 )


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
文章图片

大山雀
首先 , 拍鸟训练了眼睛 。 你要发现鸟 , 就要注意树上的动静 , 鸟儿经常在树枝上一边鸣唱 , 一边跳来跳去 。 我现在已经能够做到 , 只要树枝上有鸟儿跳跃 , 就可以很快发现它 。 人们说我眼尖 , 实际上这是鸟儿帮我训练出来的 。 谢谢鸟儿们 。
其次 , 拍鸟训练了耳朵 。 过去 , 我只能听到鸟叫 , 分辨不出是什么鸟儿叫 , 现在可以分辨几种鸟儿的叫声了 。 理论上 , 拍鸟 , 第一步应该是听鸟儿叫 , 再循着声音去寻找鸟儿的身影;而实际上 , 我以前是先到处找鸟 , 然后在近处听鸟儿的叫声 , 再进一步仔细寻找 。 可现在进步了 , 就像技术哲学家德雷福斯所说 , 当一切都变为熟练行为时 , 耳朵与眼睛开始结合在一起 , 听与看浑然不觉地变成一体行为 。
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
文章图片

红胁蓝尾鸲
最后 , 拍鸟也加强了身体、仪器与技术的关联 。 在技术哲学中 , 技术哲学家伊德曾经多次讨论人与技术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 他提出 ,人—技术—世界的关系有四种:具身关系、背景关系、他者关系、解释学关系 。 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 通过拍鸟 , 腰好了很多 。 每天都要走接近万步 , 身体得到了养护 , 而且是在聚精会神观察与拍摄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的 , 这不比专门到医院里治疗好多了吗?身体实践与拍鸟行为也浑然一体 , 比如手、脚、肩膀的锻炼和托举运动 。 对于相机的掌握 , 如何快速对焦 , 如何把单拍快速转变为连拍 , 也比以前好多了 。 喜欢摄影的人一般都有好几部相机 , 在这几种相机之间快速转换 , 也是一个问题 。 拍鸟过程要求你必须熟悉这些 。 设备使用手册会让你熟悉它们的各种功能 , 而拍鸟实践本身也能训练你 , 使你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 我想 , 按伊德的观点, 拍鸟实践中对机器使用技术的掌握 , 在人与鸟、人与自然中间 , 究竟属于“人—技术—世界”关系中的哪一种呢?
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
文章图片

【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翠鸟
拍鸟实践也让我开始进入 博物学意义的鸟类认知世界 , 近年来阅读了不少鸟类图书 , 如各种鸟类图谱 , 包括《鸟类图谱—大师笔下的飞羽世界》《中国鸟类图鉴》《北京鸟类图鉴》《鸟—全世界 800多种鸟的彩色图鉴》《雀之灵》《Hi , 鸟儿朋友—观鸟小达人养成记》等 , 也开始知鸟、懂鸟 , 并且向周围的朋友普及、传递鸟类知知识和爱鸟的情怀 。
以上引文出自《中国博物学评论第3期》 , 2018年 , 商务印书馆 。
博物之旅 | 拍鸟实践需要有伦理约束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