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拿高薪先整容?这不是工作,是套路贷!( 二 )


小雪用贷款在美容院顺利做了整容手术 。 不料 , 手术后 , 面试官却一改之前的热情 , 对其入职一事百般敷衍 , 甚至不接电话 。
警方对此开展了专项行动 , 北京警方出动30余个抓捕组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对诈骗团伙成员同步开展抓捕 , 对10余个“招工美容贷”诈骗团伙和个人进行精准打击 , 并对涉及的9个涉案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查抄 , 拘留犯罪嫌疑人123名 。
“赵俊”和“金总”正是在这次行动中落网的 。 他们在多个招聘平台上以高薪为诱饵寻找求职者 , 再以职位对外在形象有要求等理由让求职者贷款做整形手术 。
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 都是在车里或是酒店大堂同求职者会面 , 整形机构也是事前和对方联系好的 。 整容机构为了拉更多的客户 , 选择和中介合作 , 事后双方利益分成 。
招工团伙和美容医院相互配合 , 通过招工、整容、贷款等环节层层设套 , 各种套路环环相扣 , 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条 。
北青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受害者群体呈现出4个特点:女性、年龄偏低、受教育程度偏低、急于找工作 。 “招工美容贷”案件中 , 嫌疑人专门以求职女性为犯罪目标 , 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和应聘需求设下骗局 , 编造话术 。
诈骗过程中 , 犯罪分子的“身份包装”和“话术”也是诱导受害者选择贷款整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 嫌疑人常以“总裁司机”的身份劝导应聘者:“当助理需要跟着老板出席很多商务活动 , 对形象要求较高 , 整形后才可以给你安排工作 。 ”部分受害者则会认为“入职后薪水很高 , 足够偿还贷款” , 最终同意贷款整形 。
法官提醒求职者
正规渠道就业切勿盲目消费
北京三中院刑一庭法官助理李冕提醒求职者 , 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进行求职就业 , 注意审查相关招聘单位和面试人员的资质 。 如果发现面试地点不正规或工作内容不切实际 , 甚至要求支付大额钱款或贷款先行支付 , 一定想一想是不是“坑” 。 求职者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岗位 。
而作为消费者 , 要审查医美机构的资质 , 可以查看相关单位是否有负面新闻作为参考 。 贷款美容前要审慎评判自己的经济条件和还款能力 , 如被要求向贷款机构提供虚假的资质证明和单位月薪 , 以证明还款能力 , 一定要提高警惕 。 在签订美容消费贷款合同前 , 应明确贷款合同中的借款期限、约定利率、担保条款、逾期条款、违约金条款、授权条款等 , 以防被相关机构以各种名目来加重损失 。
此外 , 招聘网站、贷款平台、医美机构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 尽到审慎审查相关信息的义务 。 金融监管、工商部门也应重视“美容贷款”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加大监管力度 , 不仅要和司法机关形成合力 , 打击犯罪 , 还应防止年轻人被诱导而盲目消费 。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资深HR陈冯表示 , 要想找到靠谱的工作 , 一定要多做些功课 。 投递简历前可以上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 , 或者参考第三方如天眼查、企查查等信息查询工具 , 看公司营业执照、企业信用、工商信息等等 。 还可以通过招聘网站、职场社交软件等 , 查看现任员工和前任员工对公司的评价 。 此外 , “面试官张口就来的承诺一定要想想能不能兑现” 。
警惕“招工美容贷”
套路
在多个招聘平台上以高薪为诱饵寻找求职者 , 再以职位对外在形象有要求等理由让求职者贷款做整形手术 。
诈骗团伙无固定办公场所 , 均在车里或酒店大堂同求职者会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