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碳捕获、碳封存大规模商用还远吗?( 二 )


NBD:这项技术市场潜力大吗?
斯图尔特·哈泽尔丁:DAC技术有很多潜在客户 , 主要可分为三类:首先是精炼碳氢化合物的机构或是行业 , 他们的二氧化碳捕获率需求为100% , 而捕获率在70%~90%的时候 , 成本会很高 , 而DAC可以(作为补充)对剩余的二氧化碳进行二次捕获;其次是拥有计算机服务器场的大型软件公司或机构 , 由于他们会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 , 因此可聘请DAC运营商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第三类是希望捕获二氧化碳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机构 , 在循环经济中 , 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回收 , 经过技术加工 , 可被制成甲烷或碳氢化合物 , 然后作为运输燃料出售 。
NBD:分析认为 , 该技术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 您认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斯图尔特·哈泽尔丁:DAC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消耗最少的能源或是以极低的成本来捕获二氧化碳 。 DAC通常是利用化学溶剂来捕获二氧化碳 , 在捕获过程中 , 需要能源来加热溶剂以改变其化学状态 。 与发电厂或工业应用中的碳捕获和储存相比 , DAC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 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烟气或工业废气中的低 。
储碳入地是否安全?
NBD:捕获到的二氧化碳会如何进行封存呢?
斯图尔特·哈泽尔丁:其实 , 碳封存技术(不包括二氧化碳分离和净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应用 。 地质封存是最安全、最容易监测 , 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的长期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
在自然环境中 , 火山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天然地储存在多孔的沉积岩中 , 在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时间中一直被安全储存着 。 而在工业领域 , 1972年以来 ,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 , 石油工业已开始应用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 从天然渠道或工业来源获得的二氧化碳 , 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水资源匮乏或原油黏度非常低的油田 , 将其注入油田中(让石油体积膨胀) , 就可以有更多的石油被开采出来 。 由于石油产量增加能带来很高的价值 , 所以这项活动可以创造很多的利润 , 并且二氧化碳也能够被封存进石油中 。
其中难点在于把握可注入的二氧化碳量 。 监管机构可强制要求工厂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完毕后 , 继续将更多二氧化碳封存进开采完的油田和气田中 , 不能任由石油公司单纯以利益为考量来确定注入量 。
NBD:长期的应用基础是否意味着碳封存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
斯图尔特·哈泽尔丁:总体而言 , 我认为碳封存面临的问题不是关于技术或监测 , 而是提升公众、决策者、政治家和银行投资者等对碳封存的认识 , 因为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达50年之久 。
全世界有许多小规模和大规模碳封存测试的例子 。 目前 , 有100多个项目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来回收石油 , 并将二氧化碳安全地储存在了地下;有20多个项目以注入二氧化碳的方式实现碳封存 , 对修复环境 , 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
乔恩·吉宾斯: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被广为了解 , 且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 。 但不可否认 , 地质封存还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 因为无法完全准确地探知地下岩石的特征情况 , 也就是说 , 难以确定某个特定场地可以储存多少二氧化碳以及应以何种速度把二氧化碳注入到这个区域中 。 不过 , 鉴于大多数场地都设有多个密封的屏障 , 所以出现二氧化碳泄露的可能性不大 。
设施建设需因地制宜
NBD:如今 , CCS设施建设正在经历飞跃性发展 。 从设施规模看 , 您认为CCS设施宜大还是宜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