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这说的是秦始皇在征服岭南时,见秦军运输线太长,接济不上,于是下令由监御史史禄开凿灵渠,驻扎在九疑山要塞上的秦兵“三年不解甲弛弩”把守要塞,参与在今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开凿 。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
三是“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 。说明了九疑山以南的民众,从事陆地的活少而从事水中的活多,所以这里的民众剪发文身,模仿鱼龙形象;同样只围短裙不着长裤,以便于涉水游渡,着短袖衫或卷起袖子,以方便撑船,这些是由水上生活的特点所决定的 。
从以上历史信息,可否判断九疑山是在广西全州呢?
在全州到兴安灵渠之间有湘桂走廊,是中原通向岭南的通道 。全州九疑山发端于大西江镇境内,这条九疑山山脉自大西江镇向龙水、才湾、绍水、咸水等五镇延伸,九疑山下的才湾、绍水、咸水等三镇就在湘桂走廊之上,这条通道就是“九疑之塞” 。郦道元就考证了今广西兴安到全州的越城岭湘漓走廊是秦置五岭之戍的“守九疑之塞”:“湘水出零陵始安县(故治在今广西区兴安县溶江;一说在桂林市区)阳海山,即阳朔山也 。应劭(注:东汉学者)曰:湘出零山,盖山之殊名也 。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注:今广西全州)之南部也 。魏咸熙二年,孙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 。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 。罗君章《湘中记》(注:亦说为《湘川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东北过零陵县东,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峤即五岭之西岭也 。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 。”(《水经注》卷三十八)
秦军为向前方转运粮饷,当时是“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秦军征集大量军民在湘漓走廊上的湘江与漓江之间开凿灵渠,而作为粮道使用,这肯定需要重军把守,也就是说,“一军守九疑之塞”的九疑之塞就是位于越城岭下的湘漓走廊之上,这条湘漓走廊要塞从全州的北部黄沙河、庙头到南部兴安灵渠长达90公里,足可驻扎十万秦军 。据专家考证,今全州凤凰镇建安司附近的左家坪、咸水镇梅子坳等地有古墓群,均为秦汉时期中原军队在此战死的将士 。

文章插图
秦始皇令史禄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秦始皇令史禄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后,秦军就可从湘江经灵渠,进入到了漓江、桂江,即到达九疑山之南,这一带天气炎热,民众从事陆地的活少而从事水中的活多,他们的穿戴“短绻不绔”“短袂攘卷”,便于船上生活 。这与《淮南子·原道训》所描述“九疑之南”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完全一样 。《永州历史大事记》也记载了秦军“守九疑之塞”,取道零陵(注:全州县地)征伐南越的事:“秦始皇三十年(前214)尉屠睢率军进攻岭南,两路主力取道零陵征伐南越 。监御史?戍率在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 。”
湘漓走廊上的越城岭在湘江西北,全州九疑山又在全州的西北山岭即越城岭之中,这与《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方位:“湘水出舜葬东南陬”“九疑山,舜之所葬”即湘水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的海洋山,并流经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也就是说舜帝葬地在全州西北山岭中的九疑山的描述是完全吻合 。
由此可见,秦置五岭之戍的九疑之塞就在全州西北山岭九疑山下的才湾、绍水、咸水等三镇所在的湘漓走廊之上,进而说明舜帝的真身葬地是在全州西北山岭之中的九疑山 。
- 红叶石楠的品种 红叶石楠品种图片大全
- 十三条鱼的风水 18条鱼风水
- 小区东边有河风水好吗 楼房东边有河风水好吗
- 什么是孤寡之地 风水中的孤寡之地详解
- 风水座山是什么 中国最好风水的山是哪里
- 破财风水如何化解
- 家里种菊花对风水有影响吗 院里种菊花风水好吗
- 门套算不算门风水先生
- 杨树在风水中的作用是什么
- 曾仕强不开心的事 曾仕强风水讲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