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选购与使用常见问题( 三 )


2、农药混合后不应发生不良的化学和物理变化 。如药剂混合后不被分解 , 乳油不被破坏 , 悬浮液不产生絮聚或大量沉淀现象 , 即可混合使用 。
3、混合后的混合药液(药粉) , 对作物不应出现药害现象 , 如出现药害 , 就不能相互混合使用 。
4、药剂混合后 , 应该是提高了混合药液的药效 , 至少不应降低药效 , 也就是说 , 混配后要增效 。
5、药剂混合后 , 其混合液的急性毒性一般不能高于各自原来的毒性 , 也就是说不能增毒 。
药害发生的原因
1、错用在敏感作物上 。多数农药均有其相应的敏感作物 , 严防误用 。
2、在作物的敏感阶段用药 。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不同 , 一般讲 , 种子耐药力最强 , 多数作物苗期、花期易发生药害 , 禾本科作物孕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 , 分蘖期至孕穗前对药剂敏感性差 。
3、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易产生药害 。例如石硫合剂在32℃以上高温天气使用极易产生药害 。也有少数药剂在低温情况下使用易产生药害 。
4、药量过多、浓度过高或施药方法不当 。作物对农药的耐受能力是有限度的 , 如果用药量过多或浓度过高 , 都会使作物产生药害 。
5、不恰当混用 。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配合力 , 错误混用常造成药害 。
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
1、斑点
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 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 。药斑与生理性病害的斑点不同 , 药斑在植株上分布没有规律性 , 整个地块发生有轻有重 。病斑通常发生普遍 , 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 。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斑点也不一样 , 药斑大小 , 形状变化大 , 病斑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
2、黄化
黄化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 , 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 。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 。轻度发生表现为叶片发黄 , 重度发生表现为全株发黄 。叶片黄化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之分 。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有所区别 , 前者常常由黄叶变成枯叶 , 晴天多 , 黄化产生快 , 阴雨天多 , 黄化产生慢 。后者常与土壤肥力有关 , 全地块黄苗表现一致 。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 , 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 , 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 , 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
3、畸形
由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作物茎叶和根部 , 常见的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 。药害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不同 , 前者发生普遍 , 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 , 后者往往零星发生 , 表现系统性症状 , 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 , 皱叶等症状 。
4、枯萎
药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现症状 , 大多由除草剂引起 。药害引起的枯萎与植株染病后引起的枯萎症状不同 , 前者没有发病中心 , 且大多发生过程较迟缓 , 先黄化 , 后死苗 , 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而后者多是根茎输导组织堵塞 , 当阳光照射 , 蒸发量大时 , 先萎蔫 , 后失绿死苗 , 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