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网友创作的《当成都遇上元宇宙》视频截图
在姜振宇2022年的“deadline”里 ,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一位马上步入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儿的老爸 。
姜振宇习惯在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科幻圈活动的时候都带着女儿 , 一方面 , 他希望女儿提前进入科幻的宇宙 , 但同时也希望她做一些寻常小朋友会做的事情 。
“那你希望未来她也走科幻这条路吗?”采访人员问 。
“我希望科幻是她生活的组成部分 , 但不要被科幻所限制 。 ”他说 , 当下科学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科幻作者的想象力 。 科幻是他们的标签 ,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只能搞科幻 。 比如 , 在实验室里 , 他偶尔也客串平面设计 。
从女儿的成长之路上 , 他也惊喜地发现 , 科幻 , 正走进大众生活 。 最直接的展现是 , 动画片里出现了大量科幻元素 。 比如 , 《汪汪队》里的“超威狗狗”;重制版的《舒克和贝塔》 , 故事情节虽然一样 , 但开的坦克和飞机 , 已经不是原来的坦克和飞机了 。
他又提及 , 孩子刚出生时 , 他焦虑找不到好的科幻绘本 , 于是自己亲自动手翻译了一个外来科幻绘本 , 还参与制作了配套的AR模型 。 可等到孩子长到读绘本的年纪时 , 他发现这几乎都用不上了 , 因为“到处都有科幻绘本” 。 “所以??等她长大后 , 应该也不需要专门来搞科幻了 。 因为那时候 , 生活到处都有科幻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彭祥萍 摄影采访人员 吕国应
【我们的当打之年|中国首位科幻博士姜振宇:让世界科幻大会带动成都科幻“支棱”起来】编辑 谭王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