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面则是一块「直屏」 , 而且是基于柔性屏材质做出的「直屏」 , 由此 , 屏幕的黑边控制的要更好一些 。
文章图片
整体来说 , 即使把生物基材料的概念拿走 , 真我 GT 2 Pro 的设计依然足够的「独特」 , 它的独特不在于各种「闪亮」buff 的叠加 , 而是在于对于「潮流设计」的独立思考 。 在此之上 , 加上首发的生物基材料 , 则兼具了可持续环保理念 , 以及贴合了深泽直人极简无负担的设计理念 。
或许是唯一的旗舰级直屏
为什么「直屏」的呼声这么高?
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找了一些论据 , 不容易误触、方便贴膜、App 边缘变色/扭曲、显示不全 , 算是几大诉求 。
屏幕边缘颜色失真 , 曲屏暂时无解 , 但日常使用影响不大 。 而对于边缘误触 , 成熟的定制系统都可以自行去屏蔽(或者优化) , 在去年我几乎用的全部是曲屏 , 「误触」几率寥寥 。
对于「贴膜」、「扭曲」和「显示不全」算是大曲率曲面屏(瀑布屏)的使用痛点 , 因此去年很多产品的屏幕都做了微曲面 , 以求减少显示不全和扭曲的问题 , 至于「贴膜」 , 只能出厂前提前给你贴好 。
文章图片
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 无论是微曲还是大曲(不是酒) , 只能贴「塑料膜」并用胶水作为中介牢牢的固定在弯屏上 。
【真我 GT 2 Pro 体验:新骁龙 8,2K 柔性直屏,真我的高端旗舰成了?】塑料膜的硬度不够 , 指甲划过总能留下它来过的痕迹 , 更别说其他的保护性了 , 且透光率也不如钢化膜 。
而曲面屏呢 , 它给产品带来了「足够高」的冲击力 , 从设计上把黑边隐藏 , 更抓眼球 。 归根到底直屏和曲屏的较量更像是理性与感性的纠结 。
文章图片
用了近一年曲面屏旗舰的我 , 在把小而美的数据转移到真我 GT 2 Pro 后 ,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屏幕「凹进去」了 , 视野一下子打开了 , 边缘更清晰了 。
在边缘处 , 真我 GT 2 Pro 的屏幕并非是一直到底 , 而是有了一定的过渡 , 在滑动返回与多任务切换时 , 并不会有顿挫感 , 在这方面 , 它并不比曲面屏差 。
整机手感上 , 真我 GT 2 Pro 背部是有很大的弧度来贴合手掌 , 配合 8.18mm 的厚度和 189g 的重量 , 拿在手中也不会有撑手和硌手 。
文章图片
在直屏形态下 , 真我 GT 2 Pro 用的是旗舰水准的屏幕 , 6.7 英寸 2K 分辨率 , LTPO 可变刷新率 , E5 材质 , 10.7 亿色 , Display Mate A + 认证 , 该有的都有了 。
在刚刚过去的 2021 年 , 即使不算旗舰 , 搭配直屏的产品屈指可数 , 直屏的呼声也相当大 。 开年第一款「旗舰」 , 真我 GT 2 Pro 用了一块成本、素质双高的直屏 , 算是回应了近来市场的需求 。 而直屏爱好者们 , 也有了旗舰级的新选择 。
或许是最冷静的骁龙 8
没出意外 , 真我 GT 2 Pro搭载的是高通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 , 而意外的是 , 它对功耗调校上的选择 。
骁龙 8 跟去年的骁龙 888 同样用的是三星工艺 , 只不过工艺制程更新到 4nm , 并且 CPU 超大核、大核、中核组成的三丛(1+3+4)架构均获得换代更新 。 CPU 升级思路比较简单 , 就是用功耗来换取性能 , 正所谓「多花一分钱多买一分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