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一场向死而生的商业宿命( 三 )


所以,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这种逻辑,在O2O领域适应性会很差,因为这又涉及到链条的延伸和平台构建的运营难度 。
O2O如何向死而生
1、尊重关联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O2O作为一种商业逻辑的思考范式,并非是把到店变为上门那么简单 。假如你是生鲜类的O2O项目,你必然要遵循生鲜行业的基本规律,那就是供应链优化与分解的基本规律 。假如你是餐饮类的O2O项目,你必然要考量原材料采购、损耗以及经营成本转移等方面的规律 。假如你是一个汽车后市场的O2O项目,你必然要考虑配件销售或者服务等方面的获利规律 。
O2O项目首先是关联行业的规律属性,然后才是利用互联网改造升级的问题 。弱化互联网的行业属性有助于建立更为接地气的商业模式,毕竟,互联网抽丝剥茧后,最终只是一种工具 。
2、重视用户需求与满足成本之间的平衡
用户需求自然是所有商业模式生发的基点,但这必须考虑满足这种需求的成本 。O2O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降成本、提效率,这种降成本、提效率不但是需求端的,也是供给端的 。假如一款O2O产品提升了需求端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供应端的成本,那么这种商业模式瓦解的风险会非常高 。O2O领域这种案例非常多,比如上门类产品(洗车/推拿) 。
用户需求与满足成本的平衡并非是一种逻辑上的道理,而是一种运营数据的客观反馈 。若非两者真的能够到成一种平衡,早作调整,会更主动 。
3、可以不盈利,但必须要挣钱
盈利和赚钱虽然是两码事,盈利可以是一种预期,但赚钱必须是当下的能力 。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烧钱很有可能还是商业进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但毕竟,其短期效应带来的不可持续性依旧会让一个没有造血能力的项目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 。所以,既然狗买单的这种纯互联网思维无法适用于O2O语境,特别是早期需要大量时间培养的项目,不如在一开始就倒逼自己建立一套可以实时变现的赚钱模式 。
O2O的生死之道无非是不是真把自己放置于实实在在的商业命题下,那就是赚钱是一切商业模式的依归 。互联网思维确实给当今的业者开了一扇窗,但路却是要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所以,我们既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更要有活下去的智慧 。
当然,互联网思维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需要一个客观的前提O2O也远没有外界唱衰的那样有千般不是,这只是成长的必然阶段 。这一波倒闭潮,我们可以看作是O2O1.0版本的升级换代,或许到了O2O的4.0时代,一切都会如我们所愿也未可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