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简介:司马迁著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太史公书》

_原题为:司马迁著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太史公书》
司马迁学子长 , 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人 , 生于公元前145年 , 即汉景帝中元五年;卒年大约在公元前87年 , 即汉武帝后元二年 。他的一生 , 绝大部分时间是活在汉武帝时代 。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管历史和天文的官) , 又是当时卓越的思想家 。司马迁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 , 受的影响自然不小 。他从小就阅读了很多书籍 , 又跟随当代有名学者学习 , 学问大有进步;他二十岁左右时 , 开始漫游全国 , 考察史迹 , 探访传闻 , 了解了人民的生活和各地的风物 。他登上万里长城 , 体验到了先民的伟大和秦朝使用民力之重 。他渡黄河 , 过长江 , 访问都江堰 , 考察了水利和民生的关系 。他去过孔子的故乡 , 参观了孔子的庙堂和“车服礼器”等遗物 。他到过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 , 采访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情与习俗 。后来 , 他做了太史令 , 又阅读和整理了官家收藏的各种图书资料 。
公元前104年 , 他开始写《史记》(实际上整理史料的工作在公元前108年便已开始) 。这年他四十二岁 , 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 。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著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太史公书》

文章插图
不料当他开始著述的第七年 , 由于在评论一件事情的时候 , 触怒了汉武帝 , 得了欺骗皇上的罪名 , 被下在狱中受了“腐刑”(阉割) 。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侮辱 。他受到这样巨大的打击 , 非常痛苦 , 几乎痛不欲生 。但是 , 他想到自己所要完成的伟大著作时 , 就又坚持活了下来 。他发愤继续写他的《史记》 , 到公元前93年 , 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巨著的初稿 。这以后直到他死 , 他还对他的著作做了不断的加工和修补 。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 汉朝末年灵帝、献帝以后 , 大家才习惯地称呼其为《史记》 。这是一部包括从黄帝起到汉武帝后期止 , 长达三千多年的纪传体历史书 。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个部分 , 共一百三十篇 ,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
“本纪”十二篇 , 是以帝王世系为中心 , 按年月顺序 , 列举历代的人事 , 好像全书的总纲 , 使人读了能够了解每一朝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 。“表”十篇 , 分为“世表”、“年表”和“月表”(以“年表”为主)三种 , 是排列帝王诸侯将相的年代及爵位的 。由于夏、商、周三代时期年次不明 , 故只能按世系列为“世表”;而秦楚之际 , 政治变化急剧复杂 , “年表”不能解决问题 , 因此列为逐月记事的“月表” 。“表”能更清楚地表明时间顺序 , 使读者一目了然 。“书”八篇 , 总述了司马迁以前历代的天文、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 价值很大;八“书”的内容虽然还不够完备 , 然而对我们了解这一时代社会的全貌 , 却有很大的帮助 。“世家”三十篇 , 大体分为两类 , 一类是叙述诸侯国家兴亡的历史 , 一类是叙述贵族和地位最高的大臣的事迹 。不过其中有两篇例外:一篇是《孔子世家》 , 一篇是《陈涉世家》 。因为孔子在思想文化上有突出影响 , 而陈涉(即陈胜)是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农民领袖 , 所以这两人都列入了“世家” 。“列传”七十篇 , 是全书里篇幅最多的部分 , 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传 , 有特殊事业传 , 有国内少数民族传 , 有属国传 , 有外国传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