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生命观、人本观和社会观上的表现都很优秀 , 且组织观中优势最明显的是社会观 。
华为的组织观发展阶段低于阿里巴巴 , 且优势最明显的是人本观 , 这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认为的耗散结构(生命观)层次并不一致 。
字节跳动组织观的发展阶段也低于阿里巴巴 , 且优势最明显的是生命观 , 这也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所假定的机械物理观并不一致 。
或许 , 华为和字节跳动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公司治理理念和组织实践之间的差距 , 要么升级公司治理理念 , 要么约束企业实践的发展 , 以保证治理理念与组织实践的一致性 。
03
组织生态
单纯地从自组织的角度理解组织是不够的 , 这仅仅是在组织的生物性层次看问题 , 我们还应该看到组织更健全的三性 。
高活力组织不仅是自组织 , 具有组织的生物性 , 同样也具备组织的心理性和社会性 。 但即便你完整地理解了组织的三性 , 也依然不够 。
组织要能很好地发展下去 , 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 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
一棵树既是耗散结构 , 也是一个生命体 , 但树必须长在土壤里 , 必须依靠阳光、空气和水 , 必须和其他花草树木去竞争有限的资源 , 也必须与其他微生物和虫鸟相依 。
而地球、地球上所有的有生命物体、地球大气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生命体 , 这个生命体被科学家称为盖亚(Gaia) 。 盖亚源于希腊神话 , 寓意地球之母 。
自地球上有生命诞生以来 , 地球盖亚就基本维持着稳定 , 即便遭遇像小行星撞击这样的灭顶之灾 , 地球盖亚也能很快恢复生机 。 没有哪一个单一生命体能做到这一点 。
企业不都渴望着永续经营吗?为何不向地球盖亚学习呢?
让组织具备三性 , 是赋予组织以第一次生命 , 但这远远不够 。 要让组织更好地活着 , 还需要赋予组织第二次生命 , 这个第二次生命 , 就是要让组织成为盖亚组织 。
地球盖亚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呢?组织生态学家迈克尔·汉纳(Michael T. Hanna)和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en)指出 , 组织间的关系 , 有如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同样遵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只不过 , 组织生态适用的是社会选择 , 而非自然选择 。 健康的组织生态应当具备如下四要素 。
文章图片
要素1:组织必须找到独特的生态位
在大自然中 ,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 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 , 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每种生物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生态位 。
企业也是如此 , 华为最初主要经营电信设备 , 华为自1987年创立后的20多年间 , 一直处于跟随状态 , 生态位并不巩固 。
为此 , 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这20多年时间里 , 拒绝了各种机会主义诱惑 , 持续不断地专注于电信领域的投入和发展 。
依靠这股冲劲和耐力 , 华为不断地超越竞争对手 , 最终在2012年成功超越通信行业传统巨头爱立信 , 成为全球电信设备领域的领头羊 , 找到了华为在电信设备领域的生态位 。
要素2:组织的业务必须适度多元化
如果只在土壤中种植一种作物 , 当光照条件、空气湿度改变得不宜于某一种作物时 , 就会对这种作物造成致命伤害 。
而如果土壤里种植多种作物 , 那它们整体抵御灾害的能力将大大加强 。 当外界条件变得不利于A作物时 , 它可能会有利于B作物 , 而不至于颗粒无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