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谣》


自古王朝更替,权力争夺从未休止,生活在权力之下的百姓 在一次次战乱争斗中颠沛流离,命如草芥,身不由己,地府亡魂添了一缕又一缕 。正可谓亡百姓苦 。
靖州城位于乾元王朝国土西南边角,地形极为特殊,城西边靠荒芜大漠,但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成功构建一条通商官道,与外族商贸频繁 。城南靠海,海运四通八达,口岸船舶来往不止 。东北两方被延绵不绝的盘罗山麓包围,森林茂密,飞禽走兽数不胜数同时山脉沟壑纵横,天堑险地,构成一道天然屏障,所以乾元王朝有此宝地,国库充盈 。
然而八个月前,十八万虎啸叛军浩浩荡荡来到城外驻扎 。靖州繁华戛然而止,百姓惶恐不安,纷纷携家带子准备出逃,无奈城门封锁,禁止出入 。
【《长生谣》】半个月后,城外虎啸大军休整完毕,军中统帅一声令下,一万虎啸先头部队率先攻城,大战开始 。
如今八个月已过,守城三万军以近半将士性命的代价拼死抵抗,不让敌军踏入靖州城中半步 。
而此刻攻城兵甲十万,久攻靖州而不下,伤亡也超过了三成,军中主帅也因此被换了两任 。直到第三任—王楠山的到来 。
王楠山受令执掌虎啸军后 。当他来到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军退扎二十里,随后卸去战甲,换了一身素衣,便朝靖州城踏马而去 。将士们对新任主帅的行为表示十分不解,但军令如山,也不好多言 。
大战后的靖州城墙已经破败不堪,城下原本碧波轻盈,鱼草丰茂的护城河,已被尸体、兵器、碎石等填满,景象十分瘆人 。
此时被投石砸塌一半的城楼上,一名放哨的哨兵见远方有一人正骑马朝城门而来,连忙向身边的同伴呼喊几声 。
守城将士经过漫长时间的血战,早已精疲力竭,稍早些时候,城外大军突然退走了,众人虽有些疑惑不解,但至少意味着他们可以稍微休整一番,所以一个个干脆直接就地打起盹来 。
随着哨兵的一声呼喊,众人立刻惊醒,以为敌军又要来攻城,连忙拾起武器,严阵以待 。只是待看清城下只有一人时,大家都是面面相觑 。
来人距离城门一百五十丈时,众人方才看清——此人年貌三十出头,跨着军马虽一袭素衣但从他身上散发的一股若有若无的气势,便觉得不是一般凡人 。守城小将用沾满血污的手抹了一把脸,随后低声对一旁的约莫十七岁的小兵说到:“小盘,你快去通知单将军,把这里的情况禀报上去,就说敌军方向来了一个人,也许是求和使者 。请将军来城楼一趟” 。
被唤作小盘的少年立刻点头,飞快的顺着楼梯跑下城墙,直奔将军府 。
将军府在离城楼三里地,乃是守将单重的官邸,要说到这单重,文武俱全,年少时期就初现峥嵘,后来为报效祖国,毅然参军,而且只去边军 。靠着在战场拼杀,立下赫赫战功,年仅二十便封为四品右将 。后来更是被送到帝都军院重点培养,自此平步青云,四十出头便官拜二品佑国将军 。
乾元建朝二百四十六年,北方秋戎王朝新皇耶律师登基,为立皇威,发兵二十四万,联合西方漠濋王朝十六万,双方联军同时压境,北方西方战事告急 。
单重此时刚过五十天命之年,膝下二子,大儿子恰逢刚成年之际,当是婚娶之时 。在国都,单家与兵部侍郎李善然李家私交甚好,恰好其有一女,生的乖巧可爱,加上两家孩子年龄又相仿,于是便顺理成章的就结为了亲家 。
然而不巧的是,在儿子大婚当日,边关告急,皇宫来人下旨让单重立即奔赴边境支援 。
原来是乾元两大主帅,廉江和赵敏城各领七万大军支援西方和北方,然而此次秋戎和漠濋王朝早有准备,先是买通廉江身边亲卫,大战初期刺杀廉江,致其身负重伤,昏迷不醒 。乾元军中无帅,大战失利 。北方赵敏城因天气剧变,寒潮突降,七万援军急行军轻装前进,后勤部队补给不及,非战斗减员严重,增援大军十之去三 。战争伊始,十万边军率先抵抗,现在也只剩下七万不到的兵力 。因此,即便两军会师,也不过十一万残军,但面对战秋戎王朝二十万兵甲,实则危在旦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