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作者的桌面长啥样?看 5 位作者分享自己的「桌面好物」( 二 )


文章图片

而支持雷电 4 协议 , 意味着以后我更换 Apple 芯片的电脑后可以直接兼容 , 获得更快的连接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 。
外围设备
除了上面四个生产力设备 , 桌面上还有着不少外围的产品 , 以方便平时的使用 。 显示器左侧下方是两个无线充电底座 , 一个双位的无线充电板给我的两个 AirPods 充电 , 另一个则是苹果官方的 Apple Watch 充电底座 。 在这两个无线充电底座的旁边还有一个按钮和 NFC 标签卡片 , 联动快捷指令和智能家居 , 用来快速切换工作 / 娱乐 / 出门的状态 。
少数派作者的桌面长啥样?看 5 位作者分享自己的「桌面好物」
文章图片

显示器右侧则是明基 ScreenBar Plus 的控制器和小爱触屏音箱 , 上方是屏幕挂灯的本体 , 以及从少数派白嫖的监工水獭 ?? 。 ScreenBar Plus 不必多说 , 从小米换到 YeeLight 再换到了明基 , 不得不说「贵就是好」还是很有道理的 。 小爱触屏音箱则主要是用来看时间和叫小爱同学 , 毕竟有时候 Siri 的中文指令简直就是智障……
少数派作者的桌面长啥样?看 5 位作者分享自己的「桌面好物」
文章图片

另外 , 桌上还会常备一支钢笔 , 方便需要的时候直接从右侧的书架里抽出笔记本记录或签署一些文件 。 这支钢笔是英雄 100 金尖 , 平时书写起来手感很不错 , 仿佛找到了当年练书法时一盒一盒买的英雄 616 那种爽快的感觉 。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桌面空间 , 这些设备和显示器我都用了一个显示器增高支架 。 这个增高支架是我自己 DIY 的 , 全都是实木 。 由于直接买成品的价格有些高 , 灵机一动想着自己 DIY 来看一套 , 价格便宜了好几百 。 在这个支架下面我还围了一圈氛围灯 , 可以打亮支架后方和两侧 。
桌面两侧的音响是漫步者 R1080BT , 用来当做电脑的外放音响 。 我自己来说还是挺喜欢它的 , 虽然音质纯属听个响的级别 , 但耐不住它颜值比较高 , 放在桌子上和其他设备也能融合得比较完美 。 不过也不必苛求它太多 , 毕竟房间里有一对双声道的大 HomePod , 而且比起之前用的 Bose SoundLink mini II 还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 而在音箱的右声道上 , 我还放了一个素乐的风扇 , 可以在感到热的时候随时打开感受清凉 。 当然 , 由于现在是冬天 , 所以风扇就暂时被收进了柜子里 。
少数派作者的桌面长啥样?看 5 位作者分享自己的「桌面好物」
文章图片

之前的桌面
桌垫原本用的是少数派送来的 , 但后面由于加了增高架之后空间不足 , 所以就自己买了一块稍微小一些的皮质桌垫 。 颜色我选择了粉色 , 放在以暖黄色灯光为主的桌面和房间里显得非常有融入感 。 不过浅色桌垫也有个严重的缺点 —— 不耐脏 , 因此基本上每隔一个月就要用湿纸巾用力擦一遍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和数码无关的东西 , 例如显示器支架的左侧是一个杂物收纳盒 , 右侧是一个小书架 。 收纳盒里是一些不便于分类的小物品(指甲刀、镊子和梳子啥的)和每天都要吃的药 , 书架里则是放了一些用来速记的本子和一面镜子 。 另外 , 我还专门买了个大水壶放在桌上 , 每天早上醒来就往里面装满 2 升的水 。 由于它的体积实在太大了 , 因此非常显眼 , 很好地达到了督促我喝水的目的……
少数派作者的桌面长啥样?看 5 位作者分享自己的「桌面好物」
文章图片

桌子及理线
承载这一切的东西是一张升降桌 , 平时坐累了 , 就可以让自己站起来一会 。 同时 , 理线的重任也交给了桌子 , 在下方我用了一个机柜插座和理线架 , 将所有的线缆和外接的固态硬盘都放在了里面 。 尽管我的理线法则还是比较传统的「能塞进去就行」 , 但毕竟平时也不会去看这个地方 , 所以倒也无伤大雅 。 只是我真的好奇 , 桌面上的设备看着也不多 , 怎么就把整个机柜插座都快给插满了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