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直译于科幻小说《雪崩》中“Metaverse”一词 , 虽然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准确定义 , 但基本指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系列技术 , 构建一个数字虚拟空间 , 在这个空间里 , 人们可以以虚拟替身的方式生活 , 获得超现实的沉浸式体验 。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2021年在全球科技巨头的带领下 , “元宇宙”概念十分火爆 , 但它由于XR头显设备始终无法避免产生“眩晕感”、便携性等硬缺陷 , 所以这个“宇宙”离普通人的生活仍然非常遥远 。 目前 , 虚拟现实产业的主要客户仍然是在B端(企业)和G端(政府) 。
“除了在工作过程中 , 我必须得使用到VR眼镜或者MR眼镜 , 日常生活中我几乎不会主动用它们在所谓的‘元宇宙’中娱乐、社交 。 它们还不能如眼镜一样 , 适合日常佩戴 。 ”一位虚拟仿真系统研发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赵立坚转发!青岛元旦爆款AR光影秀背后隐藏的元宇宙“秘密”是啥】“VR、MR头显设备的性能、续航、便携性等方面都还远未达到C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 所以短期内 , 它不会成为像手机这样的消费品 。 ”一位行业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 目前企业的业务对象 , 仍集中在工业、医疗、教育、影视、展演等领域 。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采访人员 王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