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东富龙科技的MR远程协作系统 闵行区供图
上海应引领工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质变”
如何打通行业数据 , 构建生态圈 , 将产业链供应链的“点状”企业“编织”成网?郑忠斌认为 , 首先 , 合理的数据确权、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价值评估等“护航”机制亟待建立 。
他指出 , 在此方面 , 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设立价值巨大 。 这一国际化、市场化的数据交易平台聚合了数据提供方、加工方、评估方以及用户等多种市场主体 , 改变以往点对点交易中缺乏专业数据处理机构、数据难以定价等状况 , 以公开、合规的形式为数据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奠定了基础 。
此外 , “如上海工创中心等桥梁型机构承担了‘纽带’作用 , 从多方面为不同主体建构起沟通合作机制 , 这在工业互联的创新生态中十分重要 。 ”郑忠斌指出 。
“例如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运行发展中 , 背靠权威研究机构 , 上海工创中心对国际数据交易规则与状况 , 以及国家、上海的相关政策有更清晰的了解 , 可为上海数据交易所提供多方衔接和辅助校正;作为第三方机构 , 上海工创中心可承担数据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审计、确权和资产评估功能;同时 , 作为诸多联盟、行业协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 还可将生态资源导入交易平台 , 助力数据聚集、流动 , 增强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影响力 。 ”郑忠斌说 。
此外 , 上海工创中心还承担了部分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 推动打造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 以应用示范为产业明晰发展路径 , 参与打造行业协会等组织生态建设 , 联动企业与政府搭建网络数据安全平台等 , 同时也在为行业培养具备跨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
“上海工创中心的角色就是为大中小企业之间、政产学研投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等架设链接 , 打通‘断点’ , 寻找最优路径 , 打造互联互通互信的生态平台 。 ”郑忠斌说 。
他表示 , 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核电等领域具有强大实力和坚实基础 , 也正因此 , “2015年 , 国家开启工业互联网战略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预研和顶层设计下 , 首先选择上海进行战略落地 , 中国工信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的上海工创中心这一新型桥梁机构应运而生 , 旨在以市场化运行机制打通产业生态 。 ”
在郑忠斌看来 , 当前 , 上海应在重点领域打造标杆产业 , 将工业互联网的方法论进行赋能并体现成果 , 形成直观效果 。
【郑忠斌:桥梁型创新机构助推上海工业数字化转型连“点”成“网”】此外 , 长三角产业联动将对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形成有关键作用 。 “上海聚集了大量龙头企业和科创企业 , 而产业链的下游多聚集在江浙等地 , 工业互联网的形成需要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维护的产业链协同 。 下一步 , 上海应引领形成跨省行动机制 , 促进产业链联动 , ”郑忠斌说 , “从单点突破到全面突破 , 从量变到质变 , 是接下来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