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全面介绍神秘道教的一篇文章!每位入门道友必看!( 七 )

道教符箓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 但从形式上看 , 符又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艺术 。 早期道教符箓 , 基本上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 , 是汉代隶书若干字的结合 。 因此 , 画符就成了具有独特意味的道教书法 。 后来 , 道教为了加强神秘感 , 对汉字作了大胆的变形 , 突破了字体笔画的束缚 , 并吸收了古代各种字体的写法 , 特别是吸收了草书的写法 , 创造出人们难以辨认的一种文字 。

但符箓也不是道士随意所为的产物 , 而是有着一定规律的独特文字 。 唐代书论家张怀?曾说:“案道家相传 , 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数百言 , 其文犹在 , 象如符印 , 而不传其音指 。 ”

明代陈继儒《记道家书》也说:“道家书学详见于三洞经教部” , 他认为道教书体共有32种 , 包括“本文”、“云篆”、“八体六书”、“符号”、“八显”、“玉字诀”、“皇文帝书”、“天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玉字”、“玉箓”、“玉篇”、“文生柬”、“玉札”、“丹书”、“玉策”、“福运之书”、“白银之编”、“赤书”、“火炼真文”、“金壶墨汁字”、“琼札”、“紫字”、“自然之字”、“会成字”、“琅简芯书”、“石箓”、“琅简蕊书”等 。

道教的这些书体 , 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 , 无法辨认 , 连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也望字兴叹 , 他在《天篆记》中说: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 , 而字不可识 。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也认为 , 道教的书法“其书类飞白而不真 , 笔势遒劲 , 莫能传学 。 ”可见 , 道教书法有自己的体系和要求 , 它既来自于书法 , 又不同于一般书法 。 但它对文字的大胆突破 , 进行富于想象的变化 , 使道教画符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