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能以覆盖用户数来判定视频号的价值 , 而是要以生态价值力来判定更为合适
众所周知 , 大家都喜欢把短视频平台覆盖的用户受众作为衡量平台竞争力的基本体现 , 这个有一定的道理 , 但是我觉得有点浅薄 。 按照我的逻辑来讲 , 其实短视频平台更愿意比拼用户消费时长、单个用户贡献的货币化能力等 。 而视频号完全不一样 , 因为其出生背景 , 产品定位都比较特殊 , 这也导致了视频号不能单独以所谓的覆盖用户数来判定其价值大小 , 更不能与短视频平台来相比 。
既然张小龙已经给了视频号是个载体的定位 , 那么通过其“原子化的基础内容组件”的不断内循环连接其它组件 , 产生的生态价值力是其它短视频平台远远无法追及的 。
比如直播带货 , 通过视频号连接小程序、微信支付完成商业闭环 , 实现生态价值释放 。 据统计 , 在直播带货方面 , 数据显示 , 在销售金额上 , 视频号2021年末相较年初整体销售金额增长超过15倍 , 其中私域占比超过50% 。
在用户价值上 , 视频号直播间的买家平均客单价超过200元 , 整体复购率超过60% 。 众多创作者中 , 有一位视频号创作者 , 10个月时间 , 创造了超过130万收入 , 其中50%来自直播 , 20%商品橱窗下单 , 20%私域场景收益 。
而且伴随着视频号的逐渐普及应用 , 它会成为每个个体户推广自家品牌产品的成熟且可持续商业化渠道 。 这个对于缺乏社交 , 缺乏私域能力的短视频平台 , 是一个致命打击 。
三:私域运营为王时代 , 视频号的价值才慢慢凸显出来
熟悉互联网环境的小伙伴们都知道 , 公域流量获取越来越难 , 尤其是在国家整治各种违规内容平台后 , 商家们获得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 获客流量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 。
文章图片
而且伴随着公域流量平台的割裂化 , 使得商家最大化释放公域带来的流量价值遇到的困难不少 , 比如商家们在短视频平台做的商业化投放 , 并不能为其私域带来对等的商业价值回报 。
而视频号借助与其它原子组件形成的商业抓手能力以及微信天然的社交闭环力 , 能够使得商家在微信生态里做到公域向私域的最大价值转化 。 这个对于经济寒冬的商家们或者个体户来说 , 降本增效明显 。 而且据统计 , 视频号在用户使用时间方面已经由2021年初10分钟左右 , 达到了20分钟左右 。 这说明伴随着视频号内容的不断充实和运营的不断优化 , 用户黏性越来越强 。
所以 , 我们不能单独的用看待短视频平台的眼光来看视频号 , 因为两者本质不一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