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卢杞时 , 郭子仪一直面带微笑 , 不曾表露半点厌恶 , 始终谦虚有礼 。
后来 , 卢杞当了宰相 , 极尽报复 , 把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除掉 , 唯独对郭子仪敬重 。
在历史上 , 功高盖主的文臣武将 , 很少有好下场 , 而郭子仪 , 历经数次王朝更替 , 始终身居高位 , 84岁寿终正寝 , 堪称完美地度过一生 , 这与他待人和气 , 有很大的关系 。
《菜根谭》里说:遇欺诈之人 , 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 , 以和气薰蒸之 。
反感一句话 , 不必还击;讨厌一个人 , 无需翻脸 。

文章插图
不温不火 , 是最好的养生;和颜悦色 , 是最有效的护身符 。
还有一则故事:
北宋名相吕蒙正 , 为人厚道宽容 , 刚升迁副宰相 , 进入朝堂时 , 有人在帘内指着他取笑道:“这小子也能来参政啊?”
吕蒙正装作没听见 , 面不改色 , 依旧谈笑自如 。
与他同行之人按捺不住脾气 , 想要揪出此人 , 却被吕蒙正制止了 。
吕蒙正说:“若知道那人姓名 , 就会终生不忘 , 既然如此 , 还是算了 。”
温文尔雅 , 以和为贵 。遇到破事不计较 , 遇见烂人不纠缠 , 既避免了冲突 , 又周全了人品;既宽恕了他人 , 又放过了自己 。
都说宦海浮沉 , 吕蒙正却几度拜相 , 这份殊荣 , 离不开他待人接物的友善 。
《菜根谭》里提到:“心和气平者 , 百福自集 。”
对待他人一团和气 , 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 , 平添福气和运气 。

文章插图
重视义气 , 人更大气
南宋大儒陆九渊曾说过:君子义以为质 , 得义则重 , 失义则轻 , 由义为荣 , 背义为辱 。
义 , 乃君子之道 。
在《三国演义》里 , 有这样一个情节:
赤壁一战 , 曹军大败 , 一路上 , 连遭伏兵劫杀 , 最后只剩两三百人 , 在曹操的带领下 , 奔往华容道逃命 。
可不曾想 , 大将关羽早已在前方截住了去路 。
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 , “关羽恩怨分明 , 义重如山 。丞相曾待他有恩 , 今日亲自求情 , 必定能度过难关 。”
曹操听从建议 , 纵马向前 , 一番寒暄后 , 曹操问:“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 五关斩将之时 , 将军还记得吗?”
恩情虽早已还清 , 但关羽念旧 , 看见皆欲垂泪的曹军 , 心中不忍 , 又看见故友张辽 , 更是念及旧情 。关羽长叹一声后 , 放众人离去 。
后人作诗云:“只为当初恩义重 , 放开金锁走蛟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