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 被应用于冬奥会场馆消杀工作的布科思雾化消毒机器人 , 采用化学消毒的方式 , 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 , 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将液化出来的气雾喷洒至空气中 , 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 , 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 , 续航时间4-5小时 。 据悉 , 该消毒机器人每天只需提前加好消毒液 , 到设定时间自己就可以启动执行消杀任务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机器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我国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之中 。
在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 , 圆盘滑雪机成为了越野滑雪队提升实力的“黑科技”装备 。 据了解 , 圆盘滑雪机不仅可以随时调整转盘坡度 , 还能适时加入障碍物 , 更为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 , 令运动员在训练中也有“身临赛场”的感觉 。
而由哈工大牵头研制的一款冰壶机器人 , 则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 , 可以弥补冰壶战术分析手段的不足 , 辅助运动员进行训练 , 为我国“科技冬奥”计划提供重要保障 。 据了解 , 这台冰壶机器人就将在北京冬奥会亮相 , 不仅在冰壶比赛期间进行表演 , 还将在群众体验场与观众进行互动 。
文章图片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 。 图/IC
关键词·绿色低碳
场馆制冷系统“黑科技” , 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绿色奥运是此前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之一 , 而本届冬奥会也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 , 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 。 “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 , 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 , 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 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 。 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 能效提升30%-40% 。
“我们通过开展绿色智慧场馆建造与低能耗运行技术研究与攻关 , 建立了数字孪生和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 , 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到速滑馆的建设当中 , 节省主体结构工期2个月、钢材近3000吨 , 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建成环境精准控制平台 , 形成场馆‘能源总管家’ , 日能耗降低10%以上 。 此外 , 我们还构建了冬奥会山地赛区生态环境保护定量评价模型 , 指导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施工 。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在科技冬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此外 , 赛事期间 , 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将在延庆、张家口提供交通服务保障 , 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替代柴油发电车 , 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
喻红透露 , 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 。 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 , 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 。
“绿色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之一 。 ”喻红说 , 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 , 实施了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 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 。 赛事期间 , 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
【揭秘“云上奥运”:冬奥云数据中心300余天“免费”自然冷却】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罗亦丹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