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辵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有两种写法,1、写作从彳,从止 。2、写作从行、从止 。
行,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彳,是行的一半,表达的意义相同 。止,甲骨文像人的脚趾之形 。人的脚趾在道路上,会意行走 。半行半停,其实就是它的本义,即步履踌躇 。这很正常,在十字路口,人大多是踌躇不定的 。

文章插图
(十字路口的人)
但段玉裁、王筠都认为不妥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从彳,从止”作“从彳、止 。”看似改动不大,其实很重要 。王筠《说文句读》说得更清楚:“许君以字形有止,遂说以乍止,非也 。部中字皆行义 。辵与行同意,行不能左行而右止,辵不能前行而后止,止只是足耳……《广雅》:‘辵,犇也 。’《玉篇》:‘辵,走也 。’是也 。”意思差别出来了,一个是乍行乍止,一个是踌躇不定 。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了,辵字会意的本义就是步履踌躇 。桂馥的《说文义证》:“犹彳亍也 。”彳亍的意思,其实就是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犹疑不定 。
本义之外,辵还有其他用法:(1)疾走 。《广雅·释官》:“辵,犇也 。”《六书故·人九》:“辵,循道疾行也 。”你看,这甚至跟本义字义相反 。
(2)不拾级而下 。也作“躇” 。就是《说文》引用的“辵阶而走 。”这句话出自《公羊传·宣公六年》“躇阶而走 。”何休注称:“躇,犹超遽不暇以次 。”陆德明释文:“躇,一本作辵 。”有台阶,但是不拾阶而下,形容太过紧急顾不得沿阶而走 。
辵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文章插图
(辵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26,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围绕改变为话题的作文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开头
- 龟苓膏是啥做的 龟苓膏是什么做的是怎么做的
- 对监护权人有争议的怎么处理
- 淘淘与魔豆 淘宝上的魔豆妈妈们
- 直通车代理账户怎么确认
- 致前任生日快乐的祝福语 致前任的生日祝福语
- 有招风耳的女人就会失财吗
- 国有资产评估机构作弊或玩忽职守的怎么追究法律责任
- 治疗狗狗的螨虫偏方 狗狗螨虫的治疗方法
- 离婚后财产分配是如何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