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 三 )


但是,好,从来就不是一个促使你投资的理由 。它的不好是可控的,它的不好是可以修正的,它的不好并不足以毁灭你的投资,那才是你真正下单的原因 。
18、投资是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概率博弈 。风险可控是最基础的前提,这个风险可控包含了多重意义 。
【为何说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从个人的角度讲,你本身是一个富人,投资的钱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而项目又有值得下注的理由,比如朱敏对聚光的投资,不是朱敏在投资前已经看清了项目的未来,而是那60万美金只占他财富总值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失败也不会有影响;
从机构的角度讲,如果你已经有足够的收益,那么,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对早期项目进行少量布局也是应该的,但这种布局也同样不是基于他看得有多清楚;
另外一种控制风险的方式是专业化的集中布局,比如策源在web2.0的投资,最后收获豆瓣,就是这个道理 。
排除了这三种情况,对早期项目的投资都要慎之又慎,因为我们实在找不出一种可以控制风险的方法,那种基于我看懂而别人没看懂的理由,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对自己过分自信 。
这种行为,在哈耶克的哲学里叫作“致命的自负”,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的道路 。
19、前面讲到“存在即合理”,一个项目在着,总可以找到100条它存在它存活它做大的理由;但是导致这个项目死亡和不死不活的理由,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东西 。
芒格说“如果我知道去什么地方一定会死,那我就肯定不要去”,如果我们知道出现某种情形他注定会死,并且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你还能对它下注吗?
来源:新浪博客,转自:格上理财,较早的来源具体查看阅读原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