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检80万份核酸样本,“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到底有多硬核?( 二 )


日检80万份核酸样本,“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到底有多硬核?
文章图片
样本处理仓的工作人员
样本进入舱内后 , 技术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会打开试管盖 , 用加样枪抽取样本 , 再加入到提取试剂中 , 然后放入提取仪中提取RNA , 再送入扩增区进行扩增检测 。
“我们在核酸采样的过程中 , 提取到的样本是微量的 。 ”李行解释说 , 扩增检测使用的是指定的荧光定量PCR仪 , 通过仪器检测所得到的样本Ct值的大小 , 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简单说 , 就是让病毒在喜欢的环境中繁殖的更多 , 让我们能在微量的样本中 , 检测到它 。 一般这个扩增检测的过程要1-2个小时才能完成 。 ”
“新的机器需要磨合 , 到11日晚上 , 我们投入使用24小时 , 检测量差不多达到了60万人次 , 这个产能提升速度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 ”陈建春说 , “猎鹰号”日最高检测产能可达8万管 , 若按10混1采样方式 , 每日最高可检测80万人份 , “再加上中心实验室 , 我们在天津每日最高可检测11万管核酸样本 , 110万人次 。 ”
穿三层防护服工作十几小时
“我们的设备和耗材 , 都足以支撑天津的二轮三轮核酸筛查 。 不仅如此 , 我们还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上百名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 ”陈建春说 , 他们将人员轮班制 。
1月11日夜里 , 体育馆内灯火通明 , 地上斑驳的消杀痕迹还散发着味道 , 大屏幕上播放着加油打气的防疫短片 。
硬气膜实验室外 , 网络技术人员随时待命 , 结果复核人员眼睛盯着电脑屏幕 , 逐条核对 , 然后点击鼠标 , 将检测结果上传到核酸检测平台 。
硬气膜实验室内 , 试剂准备舱和扩增分析舱的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二级防护 , 但样本处理舱内 , 要打开待检测样本试管盖 , 会形成气溶胶 , 为了安全 , 技术人员要进行三级防护 , 穿戴着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和医用外科手套 , 完成开盖、取样、提取核酸等工作 。
25岁的杨仙是样本处理舱的一名技术人员 , 因为曾经支援过南京、扬州等地的核酸大筛工作 , 她也成了第一批进入天津“猎鹰号”的人 。
从10日进入硬气膜实验室 , 到第二天出来 , 她穿着防护服已经工作了十多个小时 。
每一位样本处理舱的技术人员 , 在工作期间 , 是可以申请出舱吃饭、喝水、上厕所的 , 但因为防护服穿脱都比较麻烦 , 更浪费时间 , 大家饿了渴了都会先忍着 , 直到想要上厕所 , 忍不住了 , 才会出来 。
日检80万份核酸样本,“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到底有多硬核?
文章图片
11日晚 , 杨仙又进入样本处理仓
杨仙说 , 他们知道市民们都在等着核酸报告 , 他们快一点 , 市民就能早一点看到检测结果 。 “我们都是90后 , 最小的是2000年出生的 , 刚大学毕业 , 大家其实都很辛苦 , 但也都很有干劲 。 ”
其实 , 每一位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 。
到11日晚上 , 陈建春已经第4天没有回家 , 此前他已经三天两宿没睡过一个整觉了 。
还有李行 , 从9日凌晨到11日下午 , 她只睡了不到6个小时 。
11日晚上9点 , 在通道内脱下白大褂 , 在缓冲间内全身消杀 , 穿戴整齐后 , 又一个班次的技术人员走进了“猎鹰号” , 关闭舱门后 , 杨仙向采访人员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 转身开始了又一个12小时的工作……
在天津 , 不舍昼夜工作着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还有很多 , 为了快速给出检测结果连明连夜的“杨仙”也还有很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