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芙妮之后,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 , 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 , 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 , 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达芙妮之后,该国产品牌也“折翼”!四大品牌中稳居“倒数第一”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 , 因为石油危机等诸多因素 。 达芙妮创始人之一的陈贤民 , 就在失业后“转战”了制鞋业 , 并且成立了一家名为乔志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恰逢好时光 , 由于当时我国的台湾地区 , 制鞋业本身就发展的比较好 , 所以乔志企业 , 很快就发展了起来 。 从失业员工 , 到拥有7000家门店 , 达芙妮成为了“大众鞋王” , 陈贤民也在商圈火了起来 。

等到1987年前后 , 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开始逐渐上涨 。 为了能够更好地稳住自己的产业 , 陈贤民决定进军大陆市场 。 于是在中国香港 , 达芙妮的前身“永恩集团”问世了 。 工厂开在了现在的福建莆田 , 成为了当时抢占大陆市场的台商之一 , 直至1990年达芙妮问世 。 可是还没十年 , 一切都变了……

1999年开始 , 因为错误的直营和代理模式 , 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 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 光是那一年 , 达芙妮就出现了 , 近1500万美元的资金缺口 。 要知道2012年的时候 , 达芙妮在全国的门店数量 , 已经达到了7000家 , 市值也是高达170亿港币 。

可是尽管如此 , 它还是难逃命运 。 一代“大众鞋王” , 连续四年都在亏损 , 经营状况惨淡 。 超过4549家门店 , 不得不关门 。 到现在为止 , 达芙妮的市值已经“暴跌”了98%左右 , “缩水”的仅剩下5亿港元了 , 甚至有着退市的风险!

而除此之外 , 在运动品牌领域 , 也有一家品牌 , 和达芙妮的命运很是相似 。 它便是“凄凄惨惨戚戚”的361° 。 曾经的361° , 一直都是低调的代表品牌 。 刚成立那会儿 , 正巧赶上了我国国产运动品牌崛起 。 在当时的“优质”环境下 , 迅速“催生”了3000家的鞋服厂 。

其实 , 361°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 , 很多缺乏实力的品牌 , 都渐渐的被大的工厂吞并 。 侥幸“存活”下来的不过1000家 , 而361°就是其中的一个品牌 。 所以 , 在那个时候 , 它还是拥有实力的 。 但是 , 就如古话说的那般:不进则退 。 现在我国的国产四大运动品牌中 , 似乎只有361°在“掉队”!

2019年的8月 , 根据最新的运动品牌财务数据可以看出 , 361°的市值为大概30亿港元 。 这样看似乎也还算可以 , 毕竟达芙妮仅有5亿港元了 。 可是你知道吗?在巅峰之时 , 它的市值可是接近161亿港元啊 , 和现在的对比 , 相差甚远 。 不仅是如此 , 就2019年的“战绩”来看 , 和另外的三个品牌相比 , 它就要差上那么一点了 。

反观其他的品牌 , 李宁走上了国际市场 , 创办了中国李宁 。 特步也在开拓亚洲市场 , 在越南开店 。 最知名的安踏 , 更是默默干着“大事” 。 你可能不知道 , 现在的潮牌斐乐 , 已经在它的“囊中” 。 国际市场上 , 早有了安踏的一席之地 。 就拿安踏来对比吧 , 2018年的营收 , 高于三家的总和 。 而361°呢?成绩的确有点“丢人” , 仅有安踏的1/53 , 李宁的1/16和特步的1/4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