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商机的企业越来越多 , 比如阿迪达斯在Sandbox中购买了大约144个虚拟土地;耐克则收购了虚拟时尚初创公司RTFKT , 与Roblox合作推出的Nikeland虚拟体验 。
至于散户 , 早就热衷于此了 。 环海岛屿、极地木屋、半海景别墅……在上市公司天下秀开发的元宇宙App虹宇宙里 , 虚拟房地产的类型丰富多样 。 据了解 , 虹宇宙上共有13种房型 , 总发行量为35万套 , 根据稀缺性和级别高低可分为SSS、SS、S、A、B、C六级 。 A、B、C三级的房产价格则在8.88元到88元不等 , 但顶级房产项目在二手平台上的转让价一度超过10万元 。
在2021淘宝造物节活动会场中 , 还有一对“95后”情侣买入了一套数字房产 , 当作婚房 , 还有红色房产证的那种 。
有钱有闲 , 但不是纯粹的人傻钱多 , 总归是有点赚头 。 去年的风口期上 , 无论是243万美元 , 还是430万美元 , 总有愿者来接手 。
去年 , Janine Yorio的公司曾以每个1.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00个虚拟的私人岛屿 。 “到今天 , 每个岛屿的售价约为30万美元 。 巧合的是 , 这与美国的平均房价持平 。 ”
以Sandbox上的土地为例 , 一块名为“LAND #9840”的土地初始价格为99.9美元 , 去年12月中旬 , 价格已经达到6.8万美元 , 在3次转售过程中翻了逾688倍 。 而在Decentraland中 , 名为“EST #1965”的土地初始价为9.8万美元 , 后来2次转售后 , 价格达到75.8万美元 。
基格尔说:“在过去几个月里 , 价格上涨了400%到500% 。 ”
价值?未来?
社交、短视频、共享经济 , 当互联网的发展步入瓶颈期 , 热钱总需要新的风口 , 元宇宙可能是 , 但在元宇宙里炒房不会是 。
“这也是一件风险很高的投资 , 正如加密货币一样 , 要随时做好损失的准备 。 ”即便斥巨资买入虚拟地块 , Janine Yorio也深知背后的风险 。
基于流量共识的元宇宙炒房 , 投机风险性已是共识 。 股市、币圈 , 击鼓传花的游戏一直不过时 , 只是现在轮到了NFT、元宇宙 。
亚利桑那大学研究房地产的教授Mark Stapp说:“如果我担心损失 , 就不会把钱放在这上面 。 虚拟地产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 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泡沫 。 ”
不过 , 作为一个容纳了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前沿科技的概念 , 元宇宙似乎仍代表着未来 。
眼疾手快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飞速下手了 , 去年10月 , Facebook改名Meta , 在CEO扎克伯格眼中 , 元宇宙将是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 , 并且这家社交巨头已经在AR和VR领域投入颇丰 。
国内 , 蠢蠢欲动的大佬也不少 。 去年12月 , 百度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在此之前 , 字节跳动被曝出收购VR设备商Pico;最近 , 则传出了腾讯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的消息 。
另外 , 汽车产业也有点担忧 , 毕竟虚拟的世界里 , 用于远行的工具着实有点危险 。 去年9月起 , 理想、上汽、吉利等汽车企业纷纷抢注元宇宙商标 。
硬件也好 , 内容也罢 , 围绕着元宇宙的生态正在构建 。 周鸿祎在360集团战略发布会上说得不无道理 , 疫情之下 , “大家幻想线上世界能不能走得更远一些”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汤艺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