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现实挑战】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无法充分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
【应对策略】科技公司研发AI智能语音全交互机器人 , 整合“线上语音交互+线下服务资源” , 提供陪同就医、购物取药、助洁助浴、订餐送餐、代缴代购代取等服务
【机器人进家 为老人提供“智慧陪伴”】“小联 , 小联 , 放一首郭兰英的《祖国颂》 。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闫德早老人已经80多岁了 , 独居多年的他自去年下半年多了一位新“朋友”陪伴:“小联已经成为了我的朋友 , 没事我就会和它聊聊天 。 它不仅增加了我的生活情趣 , 还能提供很多服务 。 ”
老人口中的“小联”是个AI 智能语音全交互机器人 , 属于科技创安智慧居家安全养老服务“养防救”项目的系列产品之一 。 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 , 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无法充分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 。 为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 不少科技公司研发了相关系列产品 。
AI 智能语音全交互机器人 , 通过“线上语音交互+线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 以服务资源网格化分布的方式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 致力于解决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以及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 老人们需要陪同就医、购物取药、助洁助浴、订餐送餐、代缴代购代取等服务时 , 只要对着小联说一句语音指令 , 后台服务人员收到指示 , 就会上门提供服务 。 如果老人突发意外 , 只要能通过语音通知小联 , 救助人员就会在18分钟内 , 甚至更快时间内赶到 。
技防+人防 智能设备在“前” 网格化人员服务在“后”
学院路街道采用的“养防救”项目利用“技防+人防”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 老年人接触的不仅是智能设备 , 还有“幕后”的服务人员 。
服务提供商之一联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海艳介绍 , 学院路地区的服务团队共有13人 , 专业救助队伍近50人 , 救助人员全部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急救员取证培训和消防应急培训 , 执证上岗 。 公司在学院路的石油共生大院内设有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平台 , 24小时提供服务 。 而平时与老人接触最多的服务人员 , 被老人们称作“养老顾问” , 负责日常与老人对接 。
“养老顾问”周彩丽带着技术人员来到了92岁的沈明德老人家中 。 “沈大大 , 我带技术人员来给小联升级了 , 您使用过程中还有什么建议 , 可以告诉我们 。 ”一进门 , 周彩丽就与沈明德老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
沈明德将内测期间对小联的使用感受告知了工作人员 , 同时给他们提出了建议 。 “现在电视上播放的好多歌曲 , 蹦蹦跳跳的 , 不适合我们老年人 。 如果能丰富一下曲库就更好了 , 多提供一些老歌、经典歌曲 , 优美动听的音乐也可以 。 ”沈明德补充道:“急救功能对于我们老人太重要了 , 也是我最看重的功能 , 希望后台服务人员能够对周边情况充分了解 。 比如 , 发生危急情况怎么赶到老人家中最快、最近;再比如 , 北医三院就医患者多 , 我觉得附近的306医院也很好 , 咱们的服务人员对这些情况多些了解更好 。 ”
“沈大大 , 您说的意见太好了 , 我都记下啦 , 小联在内测期间还会再升级的 。 ”周彩丽详细记下了沈明德提出的建议 。
“养防救”项目试点 多项科技产品走入老人家中
据悉 , 联讯公司自2017年开始 , 就陆续在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街道、羊坊店街道、万寿路街道和石景山全区等地建立了“养防救”项目服务试点 。 截至目前 , “养防救”平台老年用户已有1.7万余人 , 覆盖北京280个社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