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今天”,是房子的“明天”?温州、鹤岗已经有例在先
----苹果的“今天” , 是房子的“明天”?温州、鹤岗已经有例在先//----
即使你没有亲眼看见过大海的波浪 , 你也必定见过小河里的涟漪 。 波浪与涟漪虽然大小不一样 , 但是都具有相同的形状——波形 。
波形让人感觉到:再平静的海面也会变成浪头 , 而再高的浪终究要落下来 。 这也是波形最大的特点 , 就是不断地变化 。 前一秒是最高点——波峰 , 后一秒有可能就变成了最低点——波谷 。
苹果的价格 , 由波峰变波谷 , 只用了七八个月 。
仔细想想 , 物品的价格与这种波形图又何其的相似 。 七八个月之前 , 一斤苹果要十来块 , 一斤鸭梨也要七八块 。 随便买一点 , 几十上百块就没了 。 那时 , 你可曾想到几个月之后 , 10块钱能买四斤苹果 , 更是能买到八斤鸭梨 。
《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市场调研发现 , 北京的富士苹果每斤均价2.55元;鸭梨每斤1.25元;国产香蕉价格更是亲民;砂糖桔均价也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 不仅仅是北京 , 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 , 也是这样的情况 , 价格与北京的大同小异 。
一个小苹果 , 一斤的价钱 , 看似是件小事 , 其实不仅关系国计民生 , 更是蕴含着一些大道理 。
道理一 , 没有只涨不跌的物品 , 只涨不跌只是美好的幻想 。
道理二 , 短时间价格上去了 , 没有支撑 , 还是要回来的 。
道理三 , 物品的价格最终还是要靠供求关系决定 。
这些地方的房子 , 也有这样的趋势 。
小苹果是这样 , 大房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10年前 , 也就是2010年 , 我们知道全国房价排名第一的地方 , 既不是深圳 , 也不是上海 , 更不是北京 , 而是人人都熟悉的温州 。 那时 , 温州的房价已经3万元以上 , 可是10年后的今天呢?温州房价才只有2万出头 。 也就是说 , 10年前你花300万 , 在温州买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 。 现在卖掉 , 那么你亏了将近100万 。
温州的房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 与温州炒房团是分不开的 。 温州炒房团不仅炒高了其它地方的房价 , 更是没有放过自己的“老家” , 硬生生的将温州房价 , 推倒了2010年全国第一的位置 。
这既透支了温州未来楼市的潜力 , 又违反了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 , 像“苹果”的价格回归一样 , 温州房价下落是迟早的事 , 就如同“波峰”回到“波谷”的过程 , 所以就可以理解了 , 为什么10年来温州的房价是不升反降了 。
不仅仅是温州 , 鹤岗的房子 , 与温州有着类似波形 。 鹤岗也有着辉煌的过去 , 曾经是全国四大煤矿之一 。 当时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往 , 那时房子也是相当的稀罕 , 买一套也要花费不小的代价 。
可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 , 现在鹤岗的房子不仅便宜 , 而且难卖——房子太多 , 购买者太少 。 据媒体报道 , 一个怀揣2万元去买房的购房者 , 对于总价3万6的房子都嫌贵 。 可见 , 供求关系是多么地重要 。
我们说的虽然是温州与鹤岗 , 但是以后会不会出现重复它们“波形”的地方?必然会有 , 特别是那些房子的居住功能被弱化 , 炒房投机盛行的地方 。
最后 , 笔者觉得 , 房子作为一个生活的必需品 , 应该强化的它的居住功能 , 弱化它的投资属性 ,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房子的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