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涌通百川”泄洪涝
2010年~2011年,几场特大暴雨中,暨南大学均遭严重水浸 。为此,广州进行了暨南大学排涝改造工程,铺设了内直径达3米的排水管道及4台强排水泵,一旦遇到强降雨积水,水泵推动积水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潭村涌,最终排出珠江 。暨南大学排水改造工程完工后,中山大道华南师范大学段、黄埔大道暨南大学段、陶育路等水浸“黑点”也逐步消失 。
治水成效经受住了今年广州十年一遇的“龙舟水”的考验 。据广州市气象局统计,2022年“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全市平均累计雨量为408毫米,比近十年同期偏多17.2%,比去年同期偏多42.6% 。但全市并未出现大面积的内涝和江水倒灌,这得益于广州近年来不断筑牢“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以及用“以水定城,顺应自然”的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
根据《广州市城市内涝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广州将通过雨水管网、泵站、河湖整治、源头海绵、调蓄设施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全面消除老城区严重易涝积水点,新城区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 。
“海绵”项目不断涌现
据统计,与2000年相比,广州在2020年的全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了3.3倍 。治涝先治源,要从源头出发,给降水汇流降速,就得打破硬底,让城市成为海绵 。
夏日的羊城,生物岛碧道一片生机盎然 。环岛碧道采用的是具有“海绵”特性的铺装材料,不仅渗水、抗压、耐磨、防滑性能好,还能吸音减噪,环保美观且舒适易维护,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同时,碧道两边建有多处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用草皮、卵石铺设的生态边沟等,便于雨水的自然存积、渗透、净化,实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 。
像生物岛碧道这样的各类“海绵”项目在广州越来越多 。近年来,全市已形成海珠湿地、灵山岛尖、中新知识城等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或片区50余个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28.66%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2021年,广州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经营犹记旧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 。——南宋 方信孺
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前净绮罗 。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齐唱木鱼歌 。——清代 王渔洋
- 公墓对面的房子风水 公墓近的房子风水
- 厨房之内做卫生间对风水有无影响
- 阴宅风水讲究 阴宅风水不好的体现
- 家中人陆续患病是哪处风水出了问题
- 挑选风水吉屋必看的几个特征
- 建筑朝向风水不好让你财去缘空
- 开饭馆需要注意什么风水问题
- 国画风水山水画图片 山水画图片
- L型别墅风水
- 乌市现在有多少人口 乌市看风水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