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装修贷“馅饼”变陷阱? 数千名业主被这种网贷坑惨了!( 三 )

其实 , “装修贷”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 设计初衷是好的 , 它能够实现装修业主、装修公司以及银行三方资源互赢互利的目的:装修公司获得了更多装修业务机会;装修业主低成本使用了银行装修贷款 , 缓解了装修资金压力;银行则增加了个人装修贷款业务量 。 但是 , 由于互联网装修平台运营管理不规范以及盲目扩张等问题 , 出现倒闭、跑路等现象 , 引发了不少问题 。 这类打着“免息”旗号的公司 , 实际上是利用“装修贷”托管模式进行了变相融资 , 资金链风险巨大 , 从中损害消费者权益 。

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监管规定 , 银行办理个人贷款业务时 , 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 。 此外 , 银行也有义务对合作机构进行审慎的风险评估 。 不少业主表示 , 在办理“装修贷”过程中 , 银行业务员在明知施工实际金额、且不少业主偿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 依旧鼓励业主多申请贷款 , 这是违反条例的不道德行为 , 应当加强管理才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