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但假的梦境 悲但真的现实 你会如何抉择( 二 )


电影史上,涉及哲学思辨的电影很多,《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楚门的世界》,而《黑客帝国》的哲学色彩则可以用“溢出”来形容,以至于美国十几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合著了一本论文集,并在2006年由三联出版社翻译出版 。
这并不是无心插柳的结果,更多是沃卓斯基兄弟有意为之 。 两兄弟在电影开拍前就要求主演基努·里维斯阅读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书 。 第一部电影中,尼奥那本被掏空的书,正是鲍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 。 据说,此书和《失控》是《黑客帝国》的灵感来源 。 《黑客帝国》沾染上哲学气息,是在它诞生前就注定的 。
《黑客帝国》整个世界观与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同构,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洞外的世界(可知的世界)”和“洞内的世界(可感的世界)”,前者代表着真,而后者代表着假 。 身处洞内的人,则是把洞穴壁上的影子当做真实的事物,一辈子自欺欺人 。 如果一个人要获得真理,必须转身走出洞穴 。 而洞内和洞外,对应的正是《黑客帝国》的矩阵与锡安 。
整个《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故事,可以看成一次人类向机器人反抗虚假,夺回真实的故事 。 而在反抗中,必须得有人带领大家,这个人就是主角尼奥 。
《黑客帝国》之所以难懂,除了有思辨上的复杂,还有文化上的门槛 。 三部曲的诸多设定背后有明显的《圣经》色彩 。 比如尼奥(Neo),他在母体中叫Anderson,在辞源上来自Son of Man,即“人子”,耶稣的代称 。 如果将他的名字重新排列,Neo会变成One(救世主) 。 联系到《圣经》就能明白,尼奥成为真正的救世主前必须先死一次(被特工史密斯杀死) 。
同时,女主角崔妮蒂(Trinity)的名字同样具有深意,Trinity指的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都是上帝的一个位格 。 结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三位一体表现的是女性意识 。 崔妮蒂之所以能唤醒尼奥,尼奥之所以能救活崔妮蒂,均可以视为一次次神迹,两人的这份情感具备着神性 。 可是,神迹恰恰意味着违反物理定律,当年在《黑客帝国》第三部结束后,不少影迷都在争论锡安有没有可能只是另一重虚假?种种迹象表明,所谓的救世主传说,只是机器人书写的虚妄神话,一切都是矩阵为了实现自己的更新迭代写好的算法 。 人类从矩阵到锡安,并不是一个从虚假到真实的过程,真或假的界限根本不存在 。 《黑客帝国》将自己在第一部建立的真实与虚假的二元论解构掉了 。 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到头来原来没有区别 。 整个系列在第三部被拔高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道家哲学高度,人类中心主义被消解 。
【美但假的梦境 悲但真的现实 你会如何抉择】如今,第四部已经到来,影迷们必然期待它在前三部的哲学高度上,再次推陈出新 。 可就目前的评价来看,《黑客帝国4》似乎没能满足大家的期望 。 电影质量如何,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去领略 。 时隔20年重回矩阵,不妨再次问问自己:红蓝药丸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美但假的梦境,还是悲但真的现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