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踏步10年后,地产“教父”彻底退场,300亿江山传女不传男
----原地踏步10年后 , 地产“教父”彻底退场 , 300亿江山传女不传男//----
说起地产“教父” , 很多人想到的是王石 。
不可否认 , 王石曾经是中国地产界的领军人物 , 但感觉退休后的他已经离“教父”二字越来越远 , 特别是没了皱纹和胡茬的王石 , 让人忍不住感叹:一个硬汉又随风远去 。
其实 , 中国地产界能称得上“教父”级别的人物 , 也不止王石 , 有一个人甚至让王石也拜服 , 王石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对他的尊敬:
“他的公司是中国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 ”
这并非是一句场面话 , 曾经万科在全国五大城市的开发规模 , 也只抵得上他在广州一个地方的战绩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早在2004年其销售额就已经突破百亿 , 是中国首家上百亿的房地产企业 , 当年万科的全年销售额也才92亿 。
他就是朱孟依 , 合生创展的创始人 。
其实 , 无论是朱孟依这个人名 , 还是合生创展这个公司 , 对于地产外行人士来说 , 都是陌生的 , 与许家印、王健林、杨国强、孙宏斌等比起来 , 朱孟依的名字就像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 。
但“教父”本来就是低调而神秘的 , 就像电影《教父》中一样 , 其貌不扬、不露声色 , 要不是胡润在2008年把朱孟依排入了中国富豪榜前十强 , 外界可能仍不知道有这么个隐形地产大佬的存在 。
朱孟依的生活本身就低调 , 平常就穿一件都洗得掉了色的衬衣 , 再加上憨实的面向 , 看起来就像一个乡下的农民 , 走在大街上肯定毫无回头率 , 即使见过一面都很难让人产生记忆 , 而他也很少不在公众前露面 。
朱孟依的地产生涯更是神秘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 即使在地产界也大多数人不知道他 , 而知道他的都称呼他为“朱老农” , 不仅因为他像农民 , 更主要的是他有很多土地 。
当然 , “教父”不能只是低调和神秘 , 还要有能量 , 能够展现出王者之气 , 而朱孟依就是这样的人 , 他的第一桶金就来得很是霸气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 商业刚刚兴起 , 20多岁的朱孟依看到镇上满大街都摆得是小摊 , 于是找到了镇政府 , 提出自己出资建一条商业街 , 实现集中摆摊 , 既解决市容问题 , 又方便市民集中购物 。
政府一看有人免费支持市政建设 , 就把这个“订单”批给了他 , 朱孟依拿到了批条 , 于是找来合作伙伴出钱出力 , 一条商业街很快建起来 , 靠着收店铺租金 , 朱孟依开始发家 。
电影《教父》中的“教父”善于利用资源 , 而朱孟依也同样是这方面的高手 , 在扎根广州后 , 他总能洞察先机 , 早于同行很多年就先拿地 , 而之后这些地都成了城市扩张的中心区域 , 比如广州天河东圃、番禺等 。
2000年 , 朱孟依在广州九运会期间获得了铺设数据传输网络工程的机会 , 而朱孟依不只铺了一条政务IP光缆 , 同时铺设了很多管道 , 之后还把这些管道出售给电信运营商 , 而当信产部开始关注民营企业铺设及销售光纤时 , 朱孟依已经全身而退 , 两年赚了近10亿 。
2003年 , 朱孟依的利用资源的巅峰之作是亿78元/平米的成本拿下了天津宝坻2.5亩土地 , 计划打造“京津新城” , 能够提前这么多年看到京津冀一体化 ,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地产商人能做到的 。
不过 , “教父”也有摔倒的时候 , 第一跤就是栽在了“京津新城”上 , 有时候知道得太早并不是好事 , 朱孟依看准了 , 但太超前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