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地形风水地葬哪里 风水大象形葬什么位置( 二 )


孙权赠象曹操
【大象地形风水地葬哪里 风水大象形葬什么位置】成就曹冲称象典故
西周早期,象纹仍比较流行,如臣辰册先父癸卣、臣辰册先父癸尊、邢侯簋、臣谏簋、咎作父癸簋、司马簋等青铜器上都饰有象纹 。西周中期以后,象纹就很少出现了,这可能与周公将大象驱逐到江南有关 。至汉代,中原地区的野生大象已是凤毛麟角,或已绝迹,故《说文》称象为“南越大兽” 。当时的驯象,主要通过南越和西域传入中原,而象纹主要出现在画像石上 。这种画像石始于西汉晚期,流行于东汉时期,在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四川均有发现 。驯象在汉代还用于战争,如在昆阳之战中,王莽的军队就用虎、豹、犀、象等猛兽打头阵,以助军威 。到了三国时期,江浙一带还有很多大象,“曹冲称象”的故事中的大象,就是吴国孙权送给曹操的 。
象纹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艺术品中很少出现 。唐代流行驯象、驯狮、驯犀、舞马表演,唐人诗文对此多有吟咏 。唐代的金器、玉器也多以舞马、驯狮为装饰题材,以驯象为题材的目前所见仅有一件,这是一件圆雕玉器,名为“青玉人骑象”或“青玉童子骑象”,造型为一男子侧身坐在象背上,象作卧伏状,神态温顺,男子头戴软帽,穿长袖衫,右腿搭在左腿上,右手举起放在脑后,左手置于腿上,长袖下垂,作舞蹈表演之姿 。
明清帝王
偏爱“太平有象”器物
在宋代和元代,有象纹的塑像和艺术品,除佛像偶有所见外,其余难觅其踪 。直到明清时期,象纹才获得新生,并被赋予了丰富的吉祥内涵 。此时单独出现的象纹,已有“万象更新”之意 。象纹与其他纹饰的组合,内涵更丰富,其吉祥寓意主要集中在“吉祥如意”和“太平有象”上 。
人们认为象是极有灵性的动物,灵象出现则天下太平 。民间传说首先驯服象的虞舜死后葬在苍梧九嶷山的南面,下葬后陵墓前突然出现“大象刨土、彩雀衔泥”的异常现象,人们认为这是天下太平的预兆,这应该是“太平有象”的最早传说 。“太平有象”四字则最早出现在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中,其中有“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两句,后来人们便根据其诗意创作出“太平有象”纹 。但后来的“太平有象”纹并没出现舜的形象,而是象驮宝瓶的造型,取“瓶”与“平”的谐音,用象喻好景象,名为“太平有象”,或“太平景象”、“喜象升平” 。这种纹饰除用于平面装饰,还常以雕塑手法做成立体的象驮宝瓶,明清时期的帝王,常以铜、玉、瓷等材质制成“太平有象”器物,成对地陈设在宫殿案台之上 。
“吉祥如意”纹中的象纹代表“祥”,取“象”与“祥”的谐音 。这种纹饰有两种,一种是童子手持如意骑象;另一种是象纹与如意纹、鱼纹、万年青纹等的组合 。另外,因大象可负重远行,不畏艰险,人们还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九贡”图,画面为大象背负贡物行走,寓意国家财物丰盛、经济繁荣 。“九贡”为周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后泛指进贡之物 。
《吉祥艺术》版
平时逢周日见报 。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邮编:510121
gtdrh@yahoo.cn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