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算法可以在定制的硅芯片上运行 , 因为它能耗极低 , 这不仅有助于延长植入装置的电池寿命 , 同时意味着不用担心电池过热的问题 , 芯片可以读取并使用这些信号 , 继续传递信号 。
脑机接口的原理就是 , 在某种程度上让脑信号与计算机信号互动 , 当一个神经元想和另一个神经元沟通时 , 会发出一种叫做动作电位的微弱电子脉冲 。
研究人员必须搞懂的一个神经科学问题就是 , 不同的信号是在人脑的什么部位被编码的 , 以及如何被编码的 。
以人工视网膜为例 , 它能帮助失明的人重建光明 , 可能是目前最成功的神经假体 。
人工视网膜植入患者眼中 , 就像镜头一样采光 , 将光信息转化成电刺激信号 , 重建视力 。
脑机接口的作用 , 是读取一个人的神经活动 , 并用它来驱动机器 。
让大脑神经活动转化为实际动作 , 这项技术能切实改善身体障碍者的生活 。
人脑与机器结合 , 谁将掌握主导权?
大脑‘掌控一切’的满足感还将存在吗?
如果 , 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控制的是机器 , 那么 , 当人脑与机器结合之后 , 谁将掌握主导权?
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 将是一个人所能遭遇的最残酷的经历之一 。
这种残酷不仅是身体的 , 而且是心理的 。 、

文章图片
图7/8
大脑的存在是为了感知世界、做出预测、控制世界 。 大脑中存在一套电化学奖励系统 , 带给身体很大的‘满足感’ 。
也就是说 , 当身体失去了这种感知 , 整个人的满足感也消失了 。
在脑机接口对神经信号的转换和翻译中 , 有些信息可能会丢失 。 目前 , 研究人员尚未有任何有效方式介入‘意识’和机器之间的对话 。
科学家们很难听到这些对话 , 他们看到的是杯子被拿起了 , 患者成功喝到了咖啡 , 实验圆满成功 。
1999年 , 著名科幻电影《黑客帝国》描绘了‘脑后插管’的虚拟世界:Matrix 。

文章图片
图8/8
如今 , 这些电影画面已经变成了生活场景 。
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福音 , 也恐怕会制造一些问题 。
如果出现了问题 , 谁将承担责任呢?
【脑机接口与虚拟世界:脑后插管,不一定都是《黑客帝国》】关于人机结合的更多细节 , 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