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汇品牌计划丨多场景切入系统化水下解决方案,“鳍源科技”让水下无人机更智能

每经采访人员:任飞 每经编辑:肖芮冬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 拓展世界对海洋认知的边界重构海洋产业链 , 把世界带入第二次大航海时代——这是鳍源科技的发展愿景 。 该公司也致力于提供一种平台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 采用模块化设计 , 扩展性强 , 通过搭载不同的模块 , 可以拓展不同的水下应用场景 。
打破高价定制化限制
从海洋到池塘 , 从石油勘测到养殖维护 , 这些水下作业项目中 , 往往能看到机器人参与的身影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囿于特制化的工业制造要求 , 类似设备的应用往往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 , 难以在需求端大面积铺开 , 亦限制生产商的产能扩张 。
鳍源科技CEO张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机器人行业由来已久 , 但在海洋产业的应用当中 , 此前一直都是倚重大型设备 , 且以海外的供应商为主 。 “但相关设备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 , 因此属于非标准化产品 , 难以形成批量化生产 , 因此机器人厂家特制一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很高 , 在需求侧设置了很高的成本门槛 。 ”
据了解 , 类似在船舶行业、石油行业等重工业领域 , 相关设备的制造费用动辄一台上百万 , 甚至几百万 , 叠加保养维护和专业的操作培训支出 , 一般勘测、养殖企业难以负担 。 不过欣慰的是 , 随着鳍源科技的发展 , 此类痛点渐被消除 。
张翀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从0到1构建相关供应链 , 采用批量化生产 , 打破过往水下机器人需要定制化生产的限制 , 他们要做的是打造系统化水下解决方案专家 , 机器人从此成为应对场景特定需求的基底 , 鳍源科技提供解决方案 , 在其研发的机器人平台之上搭建软件、硬件支持 , 多元化满足客户对水下作业的需求 。
【场景汇品牌计划丨多场景切入系统化水下解决方案,“鳍源科技”让水下无人机更智能】据悉 , 该公司旗下FIFISH系列水下机器人 , 聚焦350米水深应用 , 同时配备七大类行业应用工具 , 包括Q相机、成像声呐、远程遥控监测系统等观察工具;机械臂、补网器等作业类工具;圆规尺、激光测量仪、AR智能标尺等测量工具;水质取样器、淤泥器、水质传感器等水质取样分析工具;水下定位系统、自动位置锁定等导航工具;还包含岸上供电、电动线盘等增强性工具 。 可以说 , 鳍源科技的产品实现了以智能水下机器人为基底 , 通过开放式扩展接口 , 可以搭载多类附载工具 , 实现多场景、多任务快速切换使用 。
得益于产品线的丰富和技术的优势 , 鳍源科技亦在帮助企业及政府需求 , 逐渐在B端及G端市场抢占先机 。 合作伙伴包括小米、中国华电集团、NTT DOCOMO、KDDI等 , 在全球拥有超140家零售中心 , 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销售 。
构建水下智能解决方案
拥有硬件基底 , 鳍源科技产品的功能拓展有的放矢 , 企业也借势得以批量化生产 。 与此同时 , 基底平台的搭建也为其进行智能化作业提供了平台 。 据了解 , 该公司核心团队均来自华为、微软、大疆、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 , 致力于水下智能解决方案的实施 。
张翀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的业务主要以水下机器人系统及水下大数据为核心 , 构建水下机器人系统+AI+大数据+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 , 致力于用创新科技赋能探索海洋 , 开启AI改变海洋场景的生产及生活方式 。
她表示 , 水下应用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市场 , 前些年我们通过搭建硬件平台 , 输出机器人设备 , 为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化的基底 。 “从微软、大疆出来的技术人才将为我们的算法及人工智能服务进行赋能 , 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创新与突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