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四 )


游戏业务也是这次调整的重要业务 。 很多人会惊讶 , 原来百度也有游戏业务 。 百度对外界提到:只是对教育和游戏等个别业务的小规模调整 , 涉及少量人员流动 。 百度确实有游戏业务 , 只是以前做平台 , 后来做发行 , 自研中重度游戏几乎没有启动 。
游戏也算是百度的一个遗憾 。 国内一直没有类似Steam的综合游戏平台 , 而国内游戏市场的PC年代 , 众多盗版下载网站是国内玩家获取游戏的途径 。 可以说 , 百度有机遇做成这一项目 。 可能自研游戏不给力 , 也可能是腾讯游戏太强大 , 百度游戏并没有做大做强 。
数据显示 , Steam在2021年的月活达到了1.2亿 , 氪金能力也十分强悍 。 百度游戏却走向调整的路线 , 没能成为百度的养老业务 。
美团:零售攻不进社区 , 出行蓝图画不好
对于美团来说 , 通过强大配送体系展现的万物到家能力 , 这也是阿里最为忌惮美团的地方 。
2021年10月 , 京东上线“小时购” , 阿里的同城零售业务并入本地生活 , 都与美团的闪购业务形成正面竞争 , “近场电商”的概念被大规模提及 。 据36氪报道 , 美团闪购2021年8月份的日单量已经达到300万 , 而王兴则计划将闪购日单量做到1000万单 。
要达成这一目标 , 关键是接入更多的商超便利店 。 “百城万店”、“万店到家” , 美团对闪购业务提出过很多口号 , 只是接入商家的进展并不顺利 。 美团吸纳B端商家的推介逻辑是:未接入前只有1.5公里内的客户 , 接入后3公里、5公里都会有分别涌入几万人 。
团好货与拼多多的快团团业务模式类似 , 美团虽然做了团好货的独立APP , 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做供应链 。 美团的零售业务 , 始终在社区外徘徊 。
对于美团来说 , 出行也是一直没放弃的梦想 。
在2021年滴滴App下架至今后 , 美团出行也曾推出大规模补贴网约车的动作 。 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显示 , 11月份滴滴的日单量依旧保持在2000万单左右 。 美团的日单量刚好够到30万 , 较上月完成了43.5%的涨幅 。
补贴获得了大规模的增长 , 但这个增长距离滴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 同样在电单车以及共享单车领域 , 滴滴青桔和哈啰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 美团单车业务依靠集团输血 , 业务一直处于追赶状态 。
美团出行蓝图难以实现 , 对于美团来说也不是紧要任务 。 毕竟平台新定位是“零售+科技” , 可能让零售业务走进社区 , 才是美团当下更在意的事业 。
京东:装不进的科技内核 , 沉不下的市场份额
坦率说 , 2021年的京东发展堪称逆风飞翔 , 在反垄断彻底结束“二选一”后 , 京东电商发展强劲 。 曾经刘强东亲自带队都做不好的服饰等业务 , 也在2021年取得新品量为去年同期的15倍 , 全新入驻品牌量较10月日增长超10倍的成绩 。
但对于京东来说 , 仍有其“Growing Pains” , 此前刘强东在接受自媒体人吴晓波采访时说道:“因为投资物流就停掉了其他投资 , 支付、云计算是错过的机会 。 ”但京东并非没有弥补 , 京东白条金条业务, 构成了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的主要营收;京东云在更换了三任负责人后 , 随着中欧商学院毕业的高礼强上任后 , 不偏技术更重市场的路线 。
但对于京东科技来说 , 还是太迟了 。 2021年3月冲击IPO失败后 , 京东科技的科技含量几何 , 就备受市场质疑 。 这与京东云的规模太小 , 以及AI技术缺乏缺少落地场景有关 。 毕竟2019年 , 京东数科宣传AI养猪还有人关注 , 2022年 , 智慧城市拿下多少订单 , 多少企业用你的云服务 , 资本市场看的是这些实际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