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作文开头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二 )


自家士兵胡作非为,让楚王感到忧虑;梁国士兵无私奉献,令他觉得惭愧 。楚王要求县令去边防兵营调查进入梁国瓜地捣乱的人,让他们务必改过自新 。他还带着礼物赶到宋就的官邸,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 。两个国家很快建立了友好关系 。
选自《人生十六七》2018年第6期
素材解读:
别人已经做错的事情,没有任何效仿的价值 。在遭遇他人的仇怨时,不能采取以恶报恶的做法,否则更易恶化彼此之间的矛盾 。用宽容化解冲突,用恩惠回报仇怨,才能出现和睦相处的局面 。
适用话题:宽容、以德报怨、回报……

宽容的作文开头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文章插图
给人三次发脾气的机会
张君燕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嘉靖十九年,李攀龙以乡试第二名的成绩出任官员,后来无意于名利的他担任了闲散的官职,此间,李攀龙与一些好友诗酒唱和,旨趣一致,遂结为诗社 。李攀龙虽然生性疏放,但他恪守君子之礼节,尤其注重一个人的品性,如果一个人品性差,即使再有才华,李攀龙也不喜与之结交 。
有一次,李攀龙与友人在一起对酒当歌之时,因一些小的分歧,席间一人对李攀龙大声斥责,风度尽失 。此人名周参,此前在友人的带领下来过几次,一直都很有礼节 。周参走后,众人议论纷纷,言语间尽是指责周参失礼的行为,还有人说道:“凭此一事,可知周参乃无礼之人,断不可交 。”不过,李攀龙却似乎没有生气,只是摆摆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然后微微一笑,并无言语 。而几日后,在另外的场合,不知因何,周参再一次对李攀龙发了脾气 。
中秋之夜,友人在李攀龙家里聚会,周参此次竟也在邀请之列 。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李攀龙一向在意一个人的品性,却为何不计较周参两次失礼的行为呢?面对众人的疑问,李攀龙笑着说:“人在一天里可能遇到各种事情,有喜乐,也有哀怒 。当一个人对我发脾气的时候,可能是他一天里心情最差的时刻,而这一刻并不是他的全部,更代表不了他的品性 。我不会生气,反而会一笑了之 。当这个人两次对我发脾气时,也许恰好是一种巧合,我仍会选择不计较 。但是,当他第三次这样做的时候,我会认为这就是他的品性了 。所以,我会给人三次发脾气的机会,这样也许会更公正一点 。”
选自《领导科学》2018年第7期
素材解读:
给人三次发脾气的机会,这其实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公平,也是对自己底线的坚守 。少一次显得不够宽容,多一次则变成了纵容 。这个度的把握,很值得我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学习和借鉴 。
适用话题:宽容、底线、忍让……

宽容的作文开头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文章插图
曹操重奖“异己”
张欣瑞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重创袁绍,从而奠定了其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到了公元207年,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曹操决定率领20万大军远征乌桓(亦称乌丸) 。
乌桓处偏远之地,长途征战困难重重,风险极大 。军中大臣纷纷谏言,劝曹操放弃此役 。有的说,劳师远征会导致后方空虚,如果南方的割据势力乘虚而入,我们就会非常被动 。有的说,乌桓是少数民族,如此兴师动众去攻打,有些不值得 。
但是曹操却认为,袁绍曾经对乌桓是有恩的,虽然自己战胜了袁绍,但袁绍的两个儿子却跑到了乌桓,若是他们联手反攻,将对自己的统一大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权衡再三之后,曹操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乌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