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1、侵权损害范围、损害程度有赖于当事人的举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本案中,存某某称其因北京市某医院的侵权行为给其造成精神压力,导致哺乳期间突然断奶,使刚出生半年的婴儿失去母乳,且经常失眠、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但未就上述问题就医,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侵权损害程度 。后存某某又主张其隐私权因某医院侵权行为被长时间侵害,且现尚有部分网站可以进行交易,给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精神伤害,但其又未能提供该网站是否可以实际购买涉案光盘的证据 。
【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例子讲解 个人隐私泄露案例分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因此,患者对于其主张的精神损害应当提供更多有利的证据,以证明其受侵权影响所受的损害范围、损害程度 。
2、可以通过积极维权控制侵权损害影响
从原告的角度看,自其发现被北京市某医院侵权,到侵权影响得以控制,经过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 。2012年5月,存某某发现其病历信息被泄露,随后到某医院要求联系网站删除相关信息 。2012年7月,医患双方才到公安机关报案,删除了部分网页 。
该案发生在10年前,当时互联网信息传播影响范围尚有限 。但在十年后的今天,智能手机普及,5G高速上网,甚至出现了直播等传播方式 。2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被泄露的信息尽人皆知,给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当患者发现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首先要快速制止侵权行为,控制信息传播范围 。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控制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
(1)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
(2)要求互联网服务平台立即删除侵权网页、视频资料等 。
(3)要求医疗机构停止侵权行为 。
(4)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公权力制止侵权行为、协助调查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
3、民法典等法律的实施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救济权利
患者的隐私,是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时所表现出的涉及患者自身,因诊疗服务需要而被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法获悉,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有关人格尊严的私生活秘密 。患者隐私除患者的经济状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外,更主要的是健康状况、所患疾病、既往病史、生育史、家族病史、个人性倾向和性生活等有关不为外人所知道的情况[1] 。患者的隐私权是指法律赋予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享有的,要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合法掌握的涉及患者个人的各种隐私不得擅自泄露并排斥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非法侵犯的权利[2]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患者的隐私权 。
早在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彼时,医疗机构仅在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且造成患者损害的情况下,承担侵权责任 。
- 行政案件管辖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个人淘宝客怎么征税?淘宝客收入如何避税?
- 个人所得税征收新标准 最新个税税率表
-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归责原则有哪些
- 怎么看一个人风水 一个人风水是什么
- 保释一个人出来大概的费用 保释的条件和程序
- 历史上孙膑的个人背景及事迹介绍 孙膑的资料简介
- 世界儿童安全日 国际儿童日内容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
- 想要挽回一个人怎么说 挽留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