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李秀梅变身记:昔日麻坛高手 今日网红主播
----贫困户李秀梅变身记:昔日麻坛高手 今日网红主播//---- //
1月10日 , 李秀梅正在直播制作莜面窝窝 。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赵杰摄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王雪威
“大家中午好 , 看我今天又推出一‘镜萍子’(张家口坝上方言 , 指笼屉的一种)莜面窝窝啦 , 马上就蒸呀 。 ”1月10日 , 在尚义县三工地镇刘面焕村 , 59岁的李秀梅在自家厨房 , 面对手机直播设备 , 和、推、蒸 , 一通行云流水的操作后 , 热腾腾、香喷喷的莜面窝窝出锅了 。
“蓝天白云风光好 , 张家口坝上有三宝 。 你要问我哪三宝?山药、莜面、大皮袄……”操着一口地道的坝上方言 , 李秀梅不时与网友交流互动着 。
刘面焕村距县城30多公里 , 紧邻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 。 村口处 , 一块中国红元素的展板赫然入目 , 上写:河北(尚义县)刘面焕电商扶贫直播村 , 下面是9位农民主播的头像 。 走进村里 , 每条街道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火山路、映客道、抖音道、快手道、头条道……如此时髦的称呼 , 在坝上想不红都不行 。
2017年8月 , 尚义县紧紧抓住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会 , 以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 , 全力打通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双向流通渠道 , 逐步建立起“一品二带三示范”的电商扶贫模式 。
作为尚义县电商直播的唯一试点 , 李秀梅与村里其他8位村民在县里接受了专业实操培训 , 内容包括视频拍摄技巧、如何获取粉丝和销售产品、小视频的商业逻辑等 。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李秀梅很珍惜这次机会 , 课堂上记得特认真 , 一回家 , 便在火山视频直播平台注册了“李秀梅莜面窝窝” , 不论是做饭吃饭 , 还是下地干活 , 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 她毫不遮掩地向网友展示着自己原生态的生产生活 。
“秀梅 , 别瞎拍了 , 快打会儿麻将吧 。 ”
“早不玩了 , 手机上有人要买我的莜面和瓜子 , 我得赶紧去村委会打包、贴标给人家寄去 。 ”
看着平时的“麻坛高手”变成了“网红主播” , 村民们从惊奇到羡慕 , 渐渐地 , 找李秀梅代售农产品的村民多了起来 , 胡麻油、土豆粉、柴鸡蛋等农产品五花八门 , 不到两个月时间 , 李秀梅等9位农民主播就实现销售收入5万多元 。
“以前一到冬天就没事干 , 不是打麻将 , 就是凑在一起瞎聊 , 身为贫困户 , 也不愿意动弹 。 ”李秀梅笑着调侃道 , “自从开了直播 , 一下子感到自己与外面的世界竟如此近 。 现在就想着把乡亲们的劳动成果推销出去 , 让刘面焕村知名度更高 , 让村民们更富 。 ”
“全媒体时代兴起的网络直播 , 为坝上一些敢想敢干的农民 , 特别是留守妇女打开了一片广阔天地 。 ”村委会主任张旭告诉采访人员 , 2014年 , 刘面焕村还是深度贫困村 , 人均收入只有2700元 , 随着电商扶贫的开展 , 2018年 , 全村脱贫出列 , 2019年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 。 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开展 , 坝上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生产和思维都在悄然改变 , 手机化身“新农具” ,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用手机“种地” , “进化”为一名新农人 。
下午四时半 , 新建的村文化活动室内传来动感十足的音乐 , 李秀梅与十多个姐妹一起面对直播设备跳着广场舞 。 四周墙上的标语“电商平台多创意、精彩生活添新意”“农产品、网上卖、省事又省力” , 成为直播中最美的背景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