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履行判决执行罪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 二 )


案例:(2021)鲁01刑申58号/59号/74号
【自诉案件典型案例】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经送达执行通知书、执行裁定书后,拒不履行义务,并拒绝申报财产,经司法拘留后,仍拒不履行义务 。申请执行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公安不予受理 。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起自诉,法院以拒执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案例: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郭某拒执案
二、被执行人存在高消费、拒不履行的行为,被司法拘留后,仍拒不执行 。申请执行人在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后向法院提起自诉,最终以拒执罪判处刑罚 。
案例:淄博市高新法院刘某拒执案
三、拒不申报财产,执行中仍自建住房,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经自诉,以拒执罪判处刑罚
案例:偃师市人民法院杨某袁某拒执案
【律师小结】
一、作为申请执行人,要善于借助公职机关、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利,充分取证 。
经查询拒执案例,除人民法院主动公布的典型案例以外,公诉案件多数判处刑罚,多数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判决义务,自诉案件则多数不予受理,也不履行判决义务,其中缺乏罪证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自诉人对拒执罪构成要件不熟悉,不能针对性地调查取证,另一方面,自诉人往往限于条件,不善于借助公职机关、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利,无法充分取证 。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作为债权人、申请执行人,在传统的积极搜集财产线索、配合执行法官工作以外,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能涉嫌转移财产等情形时,可适时考虑采取拒执罪的刑事手段,给予被执行人以震慑,促使履行 。
二、作为被执行人,要积极履行义务,及时申报财产,配合执行 。
履行判决义务,是被执行人的应有之义,也是个人的基本信誉 。如确无财产,也应按照执行法院的要求,及时申报财产状况,不可采取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方式,对抗执行 。如不及时申报财产,则可能面临司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仍不申报不履行的,则可能面临拒执罪的风险 。
三、作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应积极协助执行,切忌捏造事实起诉或提出执行异议,不仅不能帮助,还会使得自己陷入拒执罪的风险 。
四、关于拒执罪的公诉和自诉程序问题 。
办理拒执罪案件,除了审查审理程序是否违法、是否遗漏诉讼请求外,选择自诉程序时,要先行向公安、检察机关提出控告,不予受理的,再行自诉 。《拒执案件解释》第3条明确了拒执案件自诉的程序性规定 。(2019)鲁01刑终348号杨某拒执案等案件以未提供证据证实自诉人曾向公安、检察机关提出控告未获受理,而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上诉 。
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即便变更公司信息、减资等,亦不符合拒执罪构成要件
判决后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经查控未发现有财产可供执行的,但被执行人变更公司信息、减资的,尚不足以证明被执行人实施了隐瞒、转移、故意毁损或无偿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自诉拒执罪,缺乏罪证,不符合自诉受理条件 。
【拒不履行判决执行罪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案例:(2021)鲁01刑终264号杨某拒执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